正文 第13章 德國HE-177重型轟炸機(3 / 3)

作用微弱

德國空軍中裝備He-117重轟炸機的聯隊有KG50、KG1、KG100和KG40,其中在戰爭中後期以He-117為主要裝備的隻有KG100和KG40轟炸機聯隊。

在西線,He-117主要用於對英國的報複性轟炸,其次是掛上FX1400滑翔製導炸彈和Hs293反艦導彈等武器執行反艦攻擊以及海上巡邏任務。在東線,該機主要用於夜間轟炸,但也執行反坦克和對地支援任務。

在英國的報複性轟炸中,He-117常用的戰術就是高空出航,到達目標區後進行俯衝轟炸,利用俯衝獲得的高速躲避英國戰鬥機的攔截。但由於致命的發動機過熱問題長期難以解決,實際上該機很少能參加實戰,即使偶爾參加,He-117也沒有取得多少顯著戰果。如1944年2月13日對倫敦的一次轟炸行動中,KG100聯隊的2個中隊計劃派出14架He-177-A5,有13架升空,但其中竟有8架由於發動機過熱而不得不提前返航,隻有3架完成任務;在東線的作戰行動同此情況類似。這種糟糕的表現使飛行員們對該機滿腹怨言,沒幾個人喜歡駕駛它出征。

結語

如果He-177在設計時就采用類似美國B-17那樣的單獨四發結構,其主要障礙,即發動機的可靠性問題將大大減小。可是德國空軍卻賦予了He-177一種根本難以兼顧的使命,導致該型機最終成了一個問題機種。1942年9月,高傲的帝國元帥戈林也不得不承認“叫四發轟炸機俯衝,這簡直是胡鬧!”。但是,懊惱歸懊惱,戈林並沒有下令改變He-177的設計;整個德國空軍也沒有表現出對重轟炸機的強烈需求。可見,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並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的。

作為重轟炸機的重要指標就是載彈量和航程。可是He-177除航程不輸於盟軍重轟炸機外,在載彈量上有較大差距。比如He-177最大起飛重量達31000公斤,但最大載彈量僅6000公斤;而哈利法克斯同比數據為29484公斤和6500公斤;B-29最大載彈量更達到了9072公斤。

在機載固定武器上,盟軍重轟炸機與德國重轟炸機也有較大區別。前者基本隻裝自衛用的機槍(口徑最大12.7毫米)或者20毫米機炮,而後者除此之外,如前所述,在東線戰場作戰的一些He-177上還裝上50甚至75毫米加農炮來執行反坦克和對地支援任務,這種將重轟炸機當作前線支援飛機使用的做法也可以稱為德國特色了。

在作戰指導思想上,盟軍重轟炸機使用明確,就是對德國的重要經濟、軍事目標進行戰略轟炸;而德國卻對He-177的作戰使用沒有明晰的計劃。除少量用來執行對英國的報複性轟炸外,更多的是執行諸如對地支援、反艦和反坦克等戰術任務。其實,德國空軍當時擁有數量和性能都能夠滿足要求的戰術轟炸機,用重轟炸機來執行戰術任務,純粹是浪費作戰資源。

從He-177的設計指導思想和作戰指導思想可以看出,德國空軍對戰略轟炸根本就不重視。雖然在二戰中,德國空軍是獨立軍種,而且戰績輝煌,但從本質上看,稱不上是真正的戰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