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古域佛光(1 / 2)

於瑞笙側頭一看,不知何時江諾晨已經醒了,左手做一個噤聲的姿勢,示意他往前看。隻見剛才那半截魚身居然小心地移動了2米左右,兀自開始狂奔起來,轉眼就消失在峽穀之中。於瑞笙暗暗稱奇:這地方當真邪乎得很,怎麼連湖裏已經被吃了半個身子的魚,都能自行跑掉,著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他與江諾晨側頭又向湖中看去,這時湖中的藍光已經變為淺綠色,光亮比往昔更甚,直達雲霄,黑夜如晝,周邊所有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其實,在海洋之中,有很多魚都會發光,隻是在淡水湖中會發光的魚類卻很少。既然於瑞笙能在湖邊撿到結晶鹽石,那麼這座湖就不是淡水湖那麼簡單,但即便是海洋,又怎會有如此大的魚類發光體呢,一時間均覺得千頭萬緒,古怪之極。身邊忽然“啊”的一聲傳來,原來阿榮似乎覺察到什麼,突然醒轉,他睡覺極不安穩,睡夢中朝旁邊滾了幾步,猛然起身正好撞到草亭的木柱上,他肉肉呼呼,身軀健碩一撞之下,木柱哢嚓一聲,總算結實沒斷,身子朝後跌了下去,這時賈教授已被驚醒,四人齊朝湖中看去。

湖中那物似是感覺岸邊的動靜,淺綠色的光芒亮度開始減弱,光輪直徑開始縮小,周圍光線開始暗了下來,原在光圈下湖底潛伏的那個巨大陰影已經看不到了,不久那亮光便入一盞燈大小,未幾亮光如熄滅一般,湖中四周都陷入在黑暗中。

於瑞笙等四人全然已經沒有睡意,把剛才湖中發光體可能出現的生物做了分析,又對半個魚身自動會跑,又做了仔細探討,都覺得不可思議,但卻難以分析出結果,不覺間天光大亮。

阿榮去湖邊叉魚,他既知湖中隱匿著不明怪物,卻不敢再去湖心,隻抓一些跑到淺水邊的魚兒,於瑞笙仍去山穀中打些野兔,江諾晨依舊撿些樹枝生火,恍然間這樣的日子居然過了四天,夜間那湖中的怪物再也沒有發光出現,阿榮把吃剩下的魚用防水袋的繩子係在木柱,再也沒有出現半個魚身在黑夜裏自個亂跑的現象,隻是第四日天上居然下起了鵝毛大雪。

這一日,四人正圍坐在火堆前吃一隻烤兔,那兔子破例是由阿榮燒烤,由於掌握不好火候,兔子烤熟已經呈炭黑色。賈教授拿了一隻黑色的兔後腿咬了半天,從嘴裏吐出半截牙來,自嘲道:“不知道我是吃兔肉,還是兔肉吃我?”餘人皆笑起來了,於瑞笙把一些尚未烤焦的肉給賈教授遞了過去。

賈教授邊嚼邊說道:“這幾日,我遍查這裏的地形地貌,卻發現很多不尋常之處,就如今日的大雪,說明此時已經進入冬季了,隻是這裏的冬季酷似南方,沒有特別的大風與降溫。根據植被和水紋估算,這裏應該是一日一季,我們這四日卻經曆了近一年的氣候變化……”

江諾晨正在往火堆上加柴,奇怪地問道:“看來這地方卻是非同尋常啊”

賈教授輕歎一聲道:“若單論這一現象並不奇怪,人們曾在古瑪雅人的山洞就發現過這樣奇怪的現象一日一季,而且地球上這種現象並非個案,在印加的一個山洞裏,人們發現這個山洞是一日四季,早晨是春季,上午是夏季,中午是秋季,而下午和晚上卻是冬季。”

“我是說這種情況倒很符合,關於水族靈域的傳說。”賈教授把焦黑的兔腿放下,接著說道:“起初,我對這裏是否就是水族靈域,有諸多疑惑。傳說中的水族靈域,是水族的墓葬場,曆代的水族死後都會被葬這裏。根據傳說,水族靈域由亡靈橋,亡靈穀,魔海亡靈和九層玲瓏塔組成。那九層玲瓏塔是由似金非金,似玉非玉之物鑄成堅固異常,傳說塔頂就是進入水族密道的關鍵所在,但是需要古域佛光才能開啟。古域佛光又叫鳳凰石,以鳳凰棲息之石而得名。傳說在大禹治水期間,水棺族的一支不知為何竟從密道裏走脫,或是急於要去岸邊去尋那古域佛光進入密道,終於釀成了水浪滔天,黎民為水災所困的慘象,但卻成就了大禹治水的一段美譽。在隨後的幾百年裏,那支水棺族苦苦尋找古域佛光竟毫無結果。春秋時,楚人卞和偶見鳳凰棲於一石頭,遂將石塊獻與厲王,被疑為普通石頭,刖去左足,及武王即位,複獻之又疑為普通石頭,刖去右足。文王即位時,卞和哭於荊山三天三夜不止,竟致眼中流血,滲入那璞玉之中。文王使工匠剖開石塊,果得寶玉,隨命名為和氏璧。那支水棺族不知在何處得到消息,時已到威王時,和氏璧被賜給了相國昭陽。一日昭陽在湖邊宴請賓客賞璧,誰知一水棺族的魚人竟從湖中探出頭來,仔細辨認之下,認出那和氏璧就是它們苦苦尋找的古域佛光,待要進一步行動時,突然有人大呼:“湖中有大魚”,眾人都離席去了湖邊,那魚人不得以下潛到湖中,但說來卻也很奇怪,回席後和氏璧已然不見。當時懷疑門人張儀所為,嚴刑拷打。張儀受此之辱,義憤填膺,含恨入秦,拜為秦相,瓦解齊楚聯盟,後拘禁懷王,盡占楚漢中之地,才得報此仇,卻也是和氏璧引起的一段紛爭。後此玉幾經轉手,轉入趙國。秦昭王願以十五城換之,才有藺相如完璧歸趙這段佳話。後秦破趙,得和氏璧,統一天下後,命鹹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璧精細研磨,雕琢為禦璽:方圓四寸,上攜五龍交紐,又命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這也是傳國玉璽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