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職場減壓——扔掉包袱,讓壓力隨風而逝(2)(3 / 3)

[典型案例]

小李常常覺得冷酷無情的職場上充滿了明爭暗鬥,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有時讓人喘不過氣來。自己公司的工作節奏非常快,工作量常常處於超負荷狀態。公司常常在員工中提倡“一切以公司利益為重”,根本不去關心員工的生活。我常常需要加班,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更不用提什麼娛樂的時間了。老板經常以莫名其妙的理由要求他加班,小李也不能對老板的要求說“不”。從前小李常常覺得自己的承受力和忍耐力很強,可人畢竟不是鐵打的,最近他經常感到非常累,後來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放鬆自己的方式,他會從辦公室逃出來,一個人去“吃吃喝喝”。

他不願接電話,不願生氣。下午他又從辦公室逃出來,他想忙裏偷閑地放鬆一下自己,調節一下自己的心情。他進了離辦公室不遠處的一家咖啡館,要了一杯咖啡,輕柔的音樂在耳邊響起,他一邊慢慢地品嚐咖啡,一邊隨意翻看時尚雜誌。這裏的環境非常安靜幽雅,他身處其中,心裏一片寧靜,沒有任何煩惱。他到這裏來,就是為了遠離那煩人的工作,遠離那些人與人之間亂七八糟的事情,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從壓抑的辦公室逃出來,一個人在街上“吃吃喝喝”,已經成了小李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解壓方式。他在家和辦公室之外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的心靈短暫出逃的地方,他之所以這樣“虛度光陰”,隻是為了更好地感受生活,為自己充滿壓力的心靈找到一個釋放的窗口。

[專家分析]

一定的工作壓力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但如果壓力超過了人所能忍受的限度,就會讓人對工作產生厭倦情緒,小李麵對的就是這種情況。應該給公司的領導提一個醒,不顧員工的承受能力,一心隻考慮公司的利益,讓員工不停地加班,這樣隻會起到相反的效果,隻有真正地關心員工,為他們考慮,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帶來更好的工作效益。

人不僅僅是為了工作才活著,我們有權利讓自己休息、讓自己娛樂、讓自己的心靈暫時擺脫工作的束縛而獲得自由和寧靜。小李在繁重的工作之餘尋找到一個讓自己心靈放鬆的方法,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如果公司的工作負荷過重,善於自我調節的人可能就能緩解這種沉重的工作壓力,不善於自我調節的人可能就會被工作壓力擊垮,所以說自我調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學會排解過大的壓力。

四、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問你“生活中什麼是最重要的?”你也許會回答“工作”,也許會回答“親人”……可是你忘了內心深處的聲音“快樂”,沒有快樂,所有的一切對我們來說都毫無用處。快樂和金錢不一樣,它不是一種可以賺得到的物質,它隻是一種心態,一種感覺。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得非常好:“一個人快樂與否,絕不依據他獲得了或是喪失了什麼,而隻能在於他自身感覺怎樣。”

[典型案例]

有一位心理醫生在給一位高級白領進行診治時,勸他平時工作不要太勞累,要注意休息。這位白領生氣地拒絕說:“我每天都有許多的工作要做,沒有一個人可以替我分擔。醫生,你明白嗎?我天天回家都要提一個非常重的公文包,裏麵裝的都是公司的文件!”

“晚上為什麼還要批那麼多的文件呢?”醫生吃驚地問。

“那些文件都非常急!”白領有些不耐煩地說。

“不能找人幫你嗎?你的助手呢?”醫生又問。

“那不行,隻有我親自批的我才放心,否則我當這個主管幹嗎?”

“這樣好了,我給你開一個處方,你是否願意照著處方做呢?”醫生想了一下說道。

醫生把開出來的處方給他,他看了一下,處方上寫著——每天散步一個小時,每星期抽出半天的時間去墓地一趟。

這位白領看後非常生氣,問道:“你為什麼讓我去死人哪裏?難道你在捉弄我?”

“我隻是希望你常到那兒走走,瞧瞧那些永遠離開人世的人的墓碑,然後,你再好好想想,他們活著的時候也跟你一樣,想把全世界的事情都扛在自己肩上,現在他們都永遠地沉睡在了黃土之中,以後有一天你也將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可是,地球的轉動還是永恒不變地進行著,其他人仍然像你一樣繼續拚命工作。我希望你站在墓碑前好好想想這些擺在你眼前的殘酷的事實。”

這位白領聽完醫生的話後,開始認真地反思自己的行為。醫生的話猶如當頭一棒,敲醒了他,從此以後,他認真按照醫生的囑咐,減慢了生活的節奏,並且把一部分工作轉移給了其他人。他懂得了生命的真正意義不是焦慮和急躁,現在他以平和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他不僅比以前活得更開心了,而且事業也一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