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商業糾紛,都是間諜惹的禍196(3)(3 / 3)

接著是要查出該工廠一天能夠生產多少比薩薄餅了。巴裏先想到從生產每個比薩薄餅必需的圓形紙托入手。他假裝是本地一家紙盒廠,致電卡夫工廠的采購部,詢問是否可為該廠供應紙托。用這種方法,他從卡夫工廠采購部一名女職員的口中套出,該工廠每天大約需要10萬個紙盒,由規模最大的紙盒公司WEYERHAEUSER提供。

打完電話,巴裏又裝扮成卡夫公司比薩廠采購部的職員,給WEYERHAEUSER紙盒公司銷售部打電話,詢問上月發運給卡夫公司一共有多少紙盒和紙托。這時出現問題了,對方回答的紙盒和紙托的數量與卡夫公司比薩工廠采購部提供的數字相差萬裏。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思考了一會兒,巴裏又把電話打到卡夫公司比薩工廠的貨運碼頭。由於巴裏的溝通水平極高,演技過人,一下子就和那裏的工頭混熟了。他和對方越聊越熟,裝作很隨意地詢問工頭該碼頭每天卸多少紙盒。工頭毫無戒備,脫口而出一個數字。同時,巴裏還了解到比薩工廠在廠內的運送工序。於是,久藏於巴裏心中的疑問消除了。原來,一部分紙盒被廠內運輸的工序消耗掉了。工頭還說,大部分“脹皮”比薩的冰皮都是在另外一個廠生產的,蘇塞斯廠主要製薄餅。最後巴裏得知,自9月份以來,該比薩工廠每天約生產30萬個比薩。侃侃而談的工頭此時仍沒有意識到自己所透露的內容有多麼重要。他口若懸河地說:“包括12英寸的JACK比薩薄餅以及8英寸和12英寸的DIGIORNO一共30萬個。”巴裏想要的就是這些數字。

巴裏知道,僅僅知道目前該廠的生產能力還不夠,因為不知道現在的產量是否就是比薩工廠全部的生產能力,這對於SCHWAN公司是非常關鍵的。於是,巴裏又開始冒充寫食品生產論文的大學生。他致電該廠生產線的技術經理,客氣地請求對方幫助後,開門見山地說:“我已知道貴廠目前日產比薩30萬個,那麼,你們生產這些比薩使用了幾條生產線呢?”技術經理同樣沒有懷疑巴裏的身份,他告訴巴裏工廠目前有5條生產線,但現在每天隻開3條。隻此一句話,巴裏就知道了卡夫公司該比薩生產廠的每日最大生產量應為50萬個,而經常性的生產能力隻有6成。技術經理繼續說,計劃推出市場的“脹皮”比薩不單是DIGIORNO一個品種,還包括在芝加哥工廠生產的NATION比薩,卡夫公司讓該工廠幫助生產另外一種消費者青睞的“脹皮”比薩。

至此,SCHWAN公司所要的情報全部搞定。而且,SCHWAN公司還意外地獲悉,卡夫公司有兩種名稱的“脹皮”比薩即將推出,該計劃正緊張而有序地加以推進。看來,卡夫公司對“脹皮”比薩市場滿懷信心。所以,SCHWAN公司相應的市場競爭對策隻能是更加積極進取。

雖然SCHWAN公司的“脹皮”比薩薄餅FRESCHETTA是個新牌子,但該公司決定利用巴裏搜集到的有益的情報資料,抓住機會,發掘本公司潛力去生產和推銷。在美國,薄餅銷售額約為23億美元,利用盜竊所得到的商業情報的幫助,SCHWAN公司采取了一係列有效的措施,結果他們生產的FRESCHETTA比薩由原來的全美第六位,到1999年底已經躍升到第二位。巴裏搜集的商業情報最終促成了FRESCHETTA比薩薄餅的市場成功。而所有這些珍貴的情報,巴裏隻用了一天半的時間撥電話,就手到擒來。

由這件事可以看出,無論一個公司有多麼雄厚的實力,如果不注意保護商業秘密,一旦被間諜乘虛而入,就會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