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商業糾紛,都是間諜惹的禍196(2)(1 / 3)

也就是在這兩年裏,梅利斯結識了意大利化學家馬裏奧·米斯西歐。梅利斯早就知道,米斯西歐是一位從事珍貴藥物地下交易的老手。他於1970年移民到美國,但在意大利仍有許多“生意”上的熟人。意大利是國際醫藥工業間諜積極活動的場所,隻要有人肯付數百萬美元的價錢,就可以得到價值數千萬乃至數億美元的醫藥情報。意大利的專利法中有一條“人權條款”保留了很多年,根據這一條款,違反了國際藥物專利法的意大利醫藥公司,將不會受到製裁。這一條款曾經庇護了好多起向意大利製藥公司出售情報的案例。

米斯西歐是一個精力旺盛的聰明人,他早就知道梅利斯手中掌握著重要機密,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機會。當他看到梅利斯窮困落魄時,便不動聲色地接近他,表示願意幫助他在國際市場上找到買主。米斯西歐自己有一家小公司,取名“生物製藥研究股份有限公司”,頗有知名度。他主動提議用這家公司作掩護,但是條件比較苛刻——賣情報的錢對半分成。一籌莫展的梅利斯哪裏還有討價還價的資本,未作進一步考慮就爽快地同意了。梅利斯出情報,米斯西歐出力,二人迅速達成協議。

米斯西歐很快就物色到一位合作對象。此人是一家化學小企業的老板,從前有過出賣醫藥情報的劣跡。既然都是幹這一行的,米斯西歐自認為不會有什麼風險,徑直找到他單刀直入道明來意。實際上此人已經改邪歸正,但米斯西歐毫不知情,仍然蒙在鼓裏。他前腳剛走,那人緊跟著就打電話詳細地通知了莫克公司負責保衛工作的愛德華·斯蒂夫勒,說米斯西歐要出賣IVERMECTIN及一種幹擾素的秘密資料。斯蒂夫勒聽到這一消息後,馬上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迅速通報給了莫克公司和帕勞公司。

巧設圈套

莫克公司與帕勞公司本是同行冤家,但為了維護共同的利益決定聯合起來,急急忙忙報告了專事反間諜工作的聯邦調查局。

在聯邦調查局的導演下,莫克公司和帕勞公司聯手上演了一場好戲。出任主角的自然是那位通風報信的小老板。小老板同意在此次騙局中予以合作,但提出兩個條件:一是為他保密,二是替他支付一場生意官司的訴訟費。兩家大公司爽快地答應了。為了替主角保密,我們稱他為“X先生”。

X先生在約定的期限內給了米斯西歐一個答複:他已物色好一位潛在的買主,自己願意充當經紀人,拿些好處費。三方約定,於1990年1月在米斯西歐的生物製藥研究公司麵談。到了約定的日子,X先生應約來訪,隨行的“買主”由莫克公司安全主管斯蒂夫勒扮演。三方代表落座,談話馬上進入主題。

斯蒂夫勒以國際掮客自居,開門見山地詢問米斯西歐和梅利斯,是否確有藥物情報。米斯西歐不知有詐,問道:“我們有好幾種重要藥品的情報,不知您對哪一種有興趣?”

“有沒有治療癌症的藥物?”斯蒂夫勒直奔要害。

“當然有啦!”米斯西歐自鳴得意地微微一笑,“我們還可以提供一種幹擾素的生產配方。”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鑒於現代藥品的結構,為了輕易地仿製藥品,以達一本萬利之效,醫藥間諜絞盡腦汁鑽營的正是生產配方。梅利斯提供的情報之所以有價值,正是因為這獨一無二的機密配方。

斯蒂夫勒見魚兒已上鉤,一麵連連稱好,一麵不失時機地順藤摸瓜,問他還有什麼貨色。

米斯西歐低聲道:“我們還可以提供一種最新的抗膽固醇藥品,名叫LOVERSTAIN的生產配方。”

斯蒂夫勒心中不由驚叫一聲。他知道LOVERSTAIN是莫克公司的拳頭產品,而且是在梅利斯離開公司後才研製開發的新產品。梅利斯和米斯西歐怎麼會弄到手的?難道公司還有內奸?這一點大出莫克公司的意料。

此時,聯邦調查局特工人員和莫克、帕勞兩家公司的高級官員們正在隔壁竊聽,聞聽此言,兩家著名醫藥公司高層主管驚出一身冷汗。

現場的斯蒂夫勒不愧為優秀的安全主管,很快從驚訝中恢複了常態。按照原計劃,他把上鉤的魚兒逐步引向設伏區。他對米斯西歐和梅利斯的“貨”表示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並推出自己的幕後夥伴,一位“神通廣大的亞特蘭大經紀人”。他聲稱,一定能夠將這些醫藥機密推向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尤其是推向領先世界的歐洲和亞洲藥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