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附錄(13)(3 / 3)

孫策偷襲王朗

孫策消滅王朗是欲取中原的重要戰略步驟。從此解除了江南的顧慮,集中力量與曹操爭雄。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用智慧麵有效的動作愚弄敵人,給以不意的攻擊,是取勝的重要手段。最初孫策軍硬攻堅城,數次不克,後來避開據城固守之敵,秘密迂回其側後,一舉奏效,使王朗兵敗國亡。

【原文】 會稽太守王朗拒策①於固陵②,策數度水戰,不能克。靜說策曰:“朗負阻城守,難可卒拔。查瀆南去此數十裏,而道之要徑也,宜從彼據其內,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者也。吾當自帥眾為軍前隊,破之必矣。”策曰:“善。”乃詐令軍中曰:“頃連雨水濁,兵飲之多腹痛,令促具罌缶數百口澄水。”至昏暮,羅以然火誑朗,便分軍夜投查瀆道,襲高遷屯。朗大驚,遣故丹楊太守周昕等帥兵前戰。策破昕等,斬之,遂定會稽③。

(《三國誌》卷五十一)

① 孫策(公元175—200年),孫堅子,據會稽、廬江等州,建立孫氏政權。封吳侯。建安五年遇刺死。

② 固陵,春秋時範蠡在錢塘江南岸築城,堅可固守,謂之固陵城。

③ 會稽,在今浙江省紹興縣。

【譯文】 公元一九六年,太守王朗在固陵抗擊孫策,孫策從水上連續數次發動進攻沒有奏效。孫靜建議孫策說:“王朗憑借堅固工事進行防禦,不容易很快攻打下來的。查瀆以南距這裏數十裏,有一條重要的道路,最好從那裏進行攻擊,這是所說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啊。我親率部隊充當先鋒,打垮他是無疑的啊!’孫策說:“好。”於是下令詐騙軍隊說:“最近淫雨連綿飲水汙濁,士兵喝了多腹疼,趕快準備水缸數百口用來澄清飲水,並於黃昏後,點起一列一列的煙火,佯示部隊主力,仍集中這個方向以誑騙王朗,便利用夜暗轉移主力從查瀆道路前進,突然襲擊高遷屯。王朗驚惶失措,派丹楊大守周昕等率部隊向前迎擊。孫策戰敗周昕等部隊,並斬殺周昕,便完全占領了會稽一帶地方。

陳登巧破吳軍

進攻,是作戰的基本形式,隻有實施堅決麵勇敢的進攻,才能有效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奪取戰爭的勝利。

陳登在保衛匡琦城的作戰中,不畏強敵,敢於鬥爭,乘敵立足未穩,勇敢地向敵人側後發起進攻,繼而堅決追擊,打破了十倍於己的吳軍,達成了防衛的目的。

【原文】 孫策遣軍攻登①於匡琦城。賊初到,旌甲覆水,群下鹹以今賊眾十倍於郡兵,恐不能抗,可引軍避之,與其空城。水人居陸,不能久處,必尋引去。登厲聲曰:“吾受國命,來鎮此土。昔馬文淵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②,北滅群狄③,吾既不能遏除凶慝④,何逃寇之為邪!吾其出命以報國,仗義以整亂,天道與順,克之必矣。”乃閉門自守,示弱不與戰,將士銜聲,寂若無人。登乘城望形勢,知其可擊。乃申令將士,宿整兵器,昧爽,開南門,引軍詣賊營,步騎鈔其後。賊周章,方結陳,不得還船。登手執軍鼓,縱兵乘之,賊遂大破,皆棄船進走。登乘勝追奔,斬虜以萬數。賊忿喪軍,尋複大興兵向登。登以兵不敵,使功曹⑤陳矯求救於太祖。登密去城十裏治軍營處所,令多取柴薪,兩束一聚,相去十步,縱橫成行,令夜俱起丸火,火然其聚。城上稱慶,若大軍到。賊望火驚潰,登勒兵追奔,斬首萬級。遷登為東城太守。

(《三國誌》卷七裴鬆之注)

① 登,即陳登,先為呂布部將,後被曹操封伏波將軍。

② 百越,亦稱日粵。古代南方越人的總稱。

③ 狄,古族名,亦作“翟”。係漢族統治者對少數民族寓有貶意的一種稱呼。公元前七世紀魯僖公以後分為赤狄、白狄、長狄三部,各有支係,主要居住在北方。

④ 慝(tè特),邪惡。

⑤ 功曹,古時官名,相當於郡守的總務長,除掌管人事外。並得與聞一郡的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