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登陸諾曼底(7)(1 / 3)

海岸上,登陸作戰用的武器彈藥堆積如山,器材和補給品拋的滿地皆是。登陸艇的殘骸艇頭深陷海底,艇尾高高翹起露出水麵。中彈的坦克還沒發揮作用就冒出滾滾的黑煙,推土機也橫著身體擋在障礙物之間。不知是哪個士兵的吉它,折成二段,在海麵上漂浮不定。

形勢極端惡劣,部分大兵以為是打敗了。據741坦克營的技術士官威廉·馬克林特說;看見一個士兵蹲在海邊上,根本不去理會那密如雨下的機槍掃射,隻見他一麵把石子投向海裏,一麵像失戀一樣的靜靜的低聲啜泣。

就在失敗的情緒中。布雷德利的好友,他在本寧堡步兵學校的同事諾曼·科塔準將隨第二波登上了海灘。科塔作為副師長冷靜地觀察了形勢,並在海灘上靠自己的無所畏懼的行為,鼓舞著士氣。

科塔準將向著海灘的士兵呼喊道:“我們呆在這裏隻有死路一條,不怕死的,衝啊!”

他們應著長官們的喊聲,向敵人的陣地衝去,登陸地點逐漸擴大。

從8時開始,驅逐艦向前進發,來到離海岸隻有700多米的水麵上,抵近對敵人暗堡和支撐點進行猛烈射擊。雖然岸上艦炮火力控製組還沒有到位,但敵人的火炮閃光就是目標,發現一個目標,就打掉一個目標。這些驅逐艦把那些藏在懸崖上、暗堡裏的敵軍火力點一個個打啞了、清除了。驅逐艦的大口徑火炮起了大作用,打得越來越順手,前邊盟軍的坦克向一塊峭壁轟擊,他們也馬上調轉炮口,助一臂之力,進行猛烈射擊,有的驅逐艦發現敵軍在運動,調整陣地,馬上致敵人以死命的炮火就跟了上去。盟軍發現德軍炮兵在一小村教堂塔頂端架起觀察哨進行校射,驅逐艦立即以準確的炮火將教堂塔樓擊毀,而未損壞教堂的其他部分。稍晚些時候,艦炮火力岸上控製組克服重重困難開始工作後,艦炮更是像長了眼睛一樣,飛向敵陣。

那些重型戰列艦由於排水量大,不能像驅逐艦那樣進入水深5.5米的等深線上抵近射擊,則由“噴火”式岸基飛機進行空中校射。在這些校射飛機的指點下,敵軍大型火力點一個個“啞”了下來。

這些海軍艦艇,特別是那12艘驅逐艦不顧水淺、水雷、敵人的炮火和其他障礙物,為海灘上的進攻部隊提供了強大火力支援。這些勇敢的艦炮成了進攻部隊僅有的大炮。美軍中經曆過北非作戰,西西裏登陸等血腥考驗的第一步兵師參謀長斯坦厄普·梅森對海軍炮火給以高度評價,他說:“我現在確信,是海軍的火炮支援,使我們達到岸邊的。如果沒有海軍炮火支援,我們肯定不能越過海灘。”

美軍第5軍軍長吉·傑羅當天夜裏上岸建立他的指揮所後,在發給布雷德利的第一封電文就是稱頌海軍炮兵的,“感謝上帝為我們締造了美國海軍。”

在艦炮火力支援下,科塔將軍身先士卒率部隊開始向設在峭壁上的敵軍陣地衝去。幾十輛坦克也上了岸。但敵人依然負隅頑抗,大概他們也知道這一仗是他們的末日了。在突破峭壁的過程中,敵人的反抗猶為強烈,子彈雨點般從峭壁各個工事中傾瀉出來,科塔每時每刻都認為他將犧牲,但在一次次殊死交戰中死亡的子彈選中的是別人。

第一個被派出去突擊目標的士兵,沒有前進多遠,就被重機槍火力打中,他大聲尖叫:“救護隊,我受傷了,救命啊,”不一會兒,這士兵喊著“媽媽”兩字一命嗚呼。接著,科塔親自帶隊衝了出去,其他人也緊隨其後,但他們安然無恙。謝天謝地,是敵人原先挖的狹長掩體救了他們,他們全都掉到這裏來了。

雖然重機槍子彈打不到他們。但兩英寸的迫擊炮彈又像長了眼睛一樣對著他們落了下來。兩個士兵在離科塔一米遠的地方被炸死了。這兩個士兵是他的通訊兵,背著沉重的SCR—300型軍用無線電設備,看來,他們一行的顯著特征早已成德國槍手的活動靶子。

從這裏望出去,遠處美國士兵們正在衝擊,一夥人包圍了一個散兵坑。美國士兵在衝擊中靠近散兵坑時,一個德國兵從自己的散兵坑中跳起,扔出來一個手榴彈。美國士兵當即臥倒,等手榴彈炸過後,他們收緊包圍圈,把這個頑抗的德國兵消滅掉。

科塔終於走出了掩體,帶領士兵繼續向峭壁前進。路上,他們看到一個孤身一人的美國大兵押著5個德軍俘虜從前麵走下來。德國兵在槍口的威脅下高舉著雙手。嗬,這是敵人,終於看到了活的但已放下武器的對手,科塔周圍的士兵們顯然很高興。不一會兒,俘虜們走到海灘路口,一陣機槍彈雨掃了過來。走在前麵的兩個德國俘虜應聲倒下。那個美國兵立即掩蔽好自己。緊接著又一陣槍彈飛來,把另外3個德國俘虜中沒來得及趴下的那位又撂倒在地,送上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