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將軍和幾個軍官商議決定,我們就將錯就錯,不向原來的目標進攻,第4師現在從這唯一的第2號通道向內陸進攻,發現德軍就堅決消滅掉。
現在,第一登陸突擊波已在猶他海灘站穩,是迅速采取行動,打擊德軍的時候了。上陸兩個小時後,羅斯福帶領他的戰士向內陸突去。
上午10時,又有6個營的兵力離開海灘踏入內陸。到中午,海灘上的敵人已被基本肅清。
“猶他”海灘的守軍是德軍第709師的一個團。該師是個無“腿”的海防師,武器裝備差,人員大部分是後備役的大齡人和德國仆從國士兵。由於該師通訊聯係已被美軍空降兵切斷,德第7集團軍司令多爾曼直到當天很晚的時候才知道盟軍已在科唐坦半島登陸。
盟軍登陸的損失輕微。主要損失是清晨施放煙幕的飛機有一架被高射火炮擊落,煙幕牆出現一段空白,驅逐艦“科裏號”被暴露出來,成了德軍岸炮連的目標。為了躲避,“科裏號”立即機動,不幸撞上一顆水雷,炸斷了龍骨,6時41分船沉了。還有3艘坦克登陸艇、2艘步兵登陸艇也因觸雷沉沒。
人員損失也很有限。全師隻有194人陣亡,先頭部隊的兩個團隻死了12個人,而在一般情況下,陣亡人數應是它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D日傍晚6時,經“猶他”海灘上陸的部隊達到2.1萬餘人,車輛1742輛,還有幾千噸補給品。登陸部隊已到達卡朗坦與聖梅爾——埃格裏斯的主要公路上。占領的登陸場麵積正麵和縱深達到10公裏。
由於登陸太順利,負責指揮運送部隊上岸的海軍編隊司令穆思少將在給其上級的報告中寫道:
“登陸按計劃完成”,此外,“對登陸突擊,沒有什麼可寫的”。
在“貝菲爾德”號上,柯林斯又舉起他那雙筒望遠鏡,遠處的“猶他”海灘,硝煙已散,近處排成長隊的登陸艦艇絡繹不絕、井然有序。他也很快把登陸成功的消息送到指揮美國陸軍的布雷德利那裏。布雷使利的評價是:
“我們輕而易舉地奪取了‘猶他’海灘,令人滿意。”
8.血腥“奧馬哈”
“奧馬哈”是美軍負責攻占的另一個海灘,在“猶他”之南。負責進攻是的美軍第5步兵師和第29步兵師中的兩個團。
“奧馬哈”海灘寬6.4公裏,一端靠維辛河口;另一端接辛港。“奧馬哈”海灘的地形與“猶他”不同,海灘不是以平緩坡度伸向海中,而是突然凸起,形成陡峭的懸崖,懸崖高達十多米。這些懸岸逐漸以平台狀向內陸延伸,形成高地,到陸時,高地已達45米的高度,形成了一個坡度較大的急坡。急斜坡上有4條小溪,由於流水的持續作用,已經衝成1條溪穀,每個溪穀就是從海灘到內陸的通道,車輛要靠此通道才能進入內陸。海灘本身和“猶他”海灘差不多,都是由硬沙質構成,海灘高潮與低潮線寬約270米。在靠岸的一端是突然凸起的卵石堤岸。在這一地區唯一修築的大路是從附近一個名叫蘭林的小村開始沿海岸到維葉唯爾後轉向內陸。這一帶地處偏僻、地形險惡,因此人煙稀少、隻有稀稀落落的幾個小村,相距也都很遠。
“奧馬哈”海灘是隆美爾親自視察過的地方。在他的指導下,該海灘建設了完備的防禦設施,此後的“大西洋壁壘”建築像模像樣。在此地域的峭壁上建有十六個鋼筋水泥支撐點,布置有各種口徑火炮,包括新型克虜伯炮,反坦克炮等等。這些支撐點能互相支援,互相協助,能靠火力,嚴密控製海灘;而且居高臨下,海灘上乃至海麵上的一切活動,都盡收眼底。此外,還有若幹個暗堡炮連,火炮口徑較大,射程遠,工事修的堅固,並且都建在海灘兩端的懸崖之上,射擊角度大,可直接轟擊登陸艇。
以這些堅固支撐點為中心,從低潮開始布防,先是掛滿水雷向海傾斜的木柱和鐵樁等專門刺穿、割破登陸艇的利器;然後是隆美爾創出的那些“比利時牛棚門”,捷克式巨馬等障礙物,專門防登陸艇和坦克登陸;再後麵是卵石海堤及遍布其上的蛇腹形帶刺鐵絲網和地雷。這主要對付坦克和步兵。
美國曆史學家後來說:在這裏“德國人為進攻的美軍準備好了他們在別處從未遇到過的最殘忍的地獄。甚至連日本人在硫磺島、塔拉瓦和貝拉流的防衛,也不能與這裏相比。”
盟軍當時也知道這段海灘地形不太理想,易守難攻,但從維爾河口到阿羅門奇之間長達三十幾公裏海岸,隻有這一段可以登陸,其他地段都是峭壁。如此段海灘不利用,必將在盟軍登陸線上造成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