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1943年12月7日。親愛的艾森豪威爾,我想你可能願意把它留作紀念。這是我在昨天最後一次會議結束後匆匆寫就的,總統隨即簽了字。
喬·卡·馬歇爾
果然,艾森豪威爾把這張紙條像寶貝一樣保存下來,1948年就公諸在他那洋洋灑灑的《遠征歐陸》中。
馬歇爾在作完這些他應盡的責任之後,才靜靜地表露了一下自己的情緒。他沒有向總統打招呼,帶上自己兩個親密助手,不辭而別。幾個小時之間,總統幾次要見馬歇爾,都被底下的人借故搪塞掉了,最後他才知道,參謀長已取道錫蘭、澳大利亞,經太平洋回國了。
對於馬歇爾的突然離去,總統未置一詞,馬歇爾本人也沒有作解釋。與之同行的親密助手之一,麥卡錫上校後來說,在飛機上參謀長也根本沒有提及這件事。不過,麥卡錫還是覺察到了上司那種深深地、難以排解的惆悵,並從他突然決定環球飛行這一點上,猜到了他當時是多麼苦惱。
羅斯福和馬歇爾談完話後如釋重負。馬上見到丘吉爾,告訴他已決定任命文森豪威爾時,丘吉爾口叼雪茄點頭表示同意。那天晚上8點10分,他們在最後報告上簽了字。龐大的進攻歐陸戰役終於有了司令官,這一切均在斯大林所要求的一周解決了。
艾森豪威爾在煩悶中收到消息,說總統12月7日將取道突尼斯回國,他便急速從阿爾及爾飛赴突尼斯迎接總統。下午三四點鍾總統專機徐徐降落,還沒等把總統攙扶進等候的汽車中,羅斯福便迫不及待地對艾森豪威爾說:
“嗯,艾克,‘霸王’行動將由你指揮。”
2.名將薈萃
寬敞的C—54飛機載著艾森豪威爾越過大西洋,他依靠著寬大的坐椅,向下掃視著夢境般藍色的百慕大、綠色的亞速爾群島。艾克一掃過去的煩悶,心情格外興奮,整個旅程也顯得很短。當飛機到達蘇格蘭的普雷斯特韋奇時,濃霧籠罩整個英格蘭,無法直飛倫敦了。
下了飛機後,有一列專車在等候他,專列中有一節叫“刺刀”的車廂是專為他準備的。他以讚賞的目光打量著這節屬於他的車廂:寬敞明亮的辦公室,沿壁擺著幾把華麗名貴的木靠椅、沙發、寬大的寫字台、幾台電話機。各種設備,一應俱全。
片刻後,列車悄悄起動南行。
倫敦車站到了。在大霧中,艾森豪威爾登上他的一位助手開來的一輛汽車,直奔倫敦最高雅的地區——五月市。他的住所就設在貝克利廣場附近;他的司令部則在格羅夫納廣場的一座老式大樓裏,兩者相距僅幾分鍾的路程。
1942年6月,艾森豪威爾作為美國軍事視察團的一員曾來過倫敦,住過10天。那次發現司令部的所屬部門設在市中心並不有利。此行上任,他想把他的打算付諸實踐。他希望在這裏耽擱不要超過10天,他決心把他的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移到鄉間的蘇塞克斯去。
不過,暫時還得在這裏呆下去,戰時的倫敦想找一處適意的地方作自己的司令部也並不容易。
艾森豪威爾這個“在戰場上連一個營都沒指揮過的人”現在要指揮幾百萬大軍縱橫沙場了。他的任務是“進入歐洲大陸,與其他盟國共同作戰,直搗德國心髒”。
為達成此項艱巨任務必須有相應的精幹班子。那個總是節外生枝的丘吉爾已下決心在英吉利海峽一搏,他把久經戰火考驗的著名將領送到統帥部任職,美國方麵的人選,馬歇爾讓其自由挑選,出類拔萃之人一時都齊集他的麾下。
艾森豪威爾作為統帥經北非戰役現在已成熟多了。他穿著在北非戰役期間趕製出來的“艾森豪威爾”夾克,上綴四顆將星,想把好運保持到“霸王”行動中。他具有外交家的風度,能把對英國人種種不滿的憤怒情緒深深壓在心底,而不露出一絲痕跡,所以大家看他總是在微笑,顯得和藹可親。就因為這些,英國人在卡薩布蘭卡把他捧上了天,這種出類拔萃的外交才能現在大派用場了。論運籌帷幄、謀劃全局,他比馬歇爾差了不止一個層次,但作為美國戰略的規劃者,經多年磨練,也鍛煉出一副善於思索的第一流頭腦,能把整個龐大的戰爭係統安排得井井有條,能使陸、海、空三個兵種同步運作。
副司令馬紹爾·阿瑟·特德原為英國皇家空軍部長,在地中海戰區時也在艾氏手下,任空軍司令。他不僅是一個戰略家和空軍指揮員,在軍事上有一套;在人事上也有過硬的本領,能處理好盟軍各部隊和各軍兵種之間的關係,此次官升一級又和艾克搭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