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太突然了,完全出乎南雲忠一的意料,美軍轟炸機幾乎沒有遭到日軍地麵炮火的攻擊和艦載飛機的攔截,透過劇烈顫動的轟炸瞄準鏡,印在航空母艦正中的“太陽徽”成了耀眼的靶標。
很遺憾,第一排炸彈沒有命中目標,日軍航空母艦周圍激起一股股白色的水柱。第二排重磅炸彈擊中了艦尾,一道熾烈的紅光衝天而起。第三排炸彈則扔到了航空母艦的中央,40多架正在加油的日本飛機被擊中起火,大火又引爆了堆放得亂七八糟的炸彈和汽油桶,連鎖反應又引爆了艦上存放的魚雷。先是“赤城”號在連續的爆炸聲中慢慢沉下去。緊接著,3.8萬餘噸級的“加賀”號在兩聲天崩地裂的大爆炸後,艦體迅速傾斜,倒扣著沉入海底。
10時25分,伴隨著“加賀”號下沉的同時,17架從美國“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轟炸機將三顆重磅炸彈準確地擊中了1.59萬噸級的日本“蒼龍”號航空母艦。甲板上同樣擠滿了正在加油的飛機,僅僅五分鍾時間,航空母艦變成了“航空火艦”。這時,隱藏在水下的美軍潛艇又向“蒼龍”號發射了兩枚魚雷。雪上加霜,19時13分,“蒼龍”號全部水兵離艦,隻有艦長柳本沒有離艦,成了可悲的殉葬品。
夜幕慢慢垂下,日本艦隊拚命向北撤退。南雲忠一在僅存的“飛龍”號上給山本五十六大將發去的電報,擊碎了山本五十六引誘美軍航空母艦決戰的夢想。
“飛龍”號也沒能跑掉,美軍從“企業”號上起飛的24架轟炸機竭盡全力向日艦“飛龍”號發起最後攻擊。不久,美軍“大黃蜂”號上的轟炸機也趕來助戰,盡管日軍“零”式飛機拚死攔截,但終因大勢已去,杯水車薪,隻擊落了3架美軍轟炸機,其餘飛機的炸彈幾乎都炸到了航空母艦上。有6枚重達半噸的炸彈擊中了指揮台,濃煙烈火吞沒了艦體。8時20分,“飛龍”號指揮官山口少將自己綁在艦橋上,與“飛龍”號一同沉入冰冷的大洋之中。
對於日軍來說,中途島海戰真正使他們痛心的,還不在於丟了幾艘航母和幾百架飛機,而是在於損失了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機務人員。對於日軍來說,威風被打掉了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在中途島前,日軍企圖稱霸太平洋的行徑被截止在中途!從此,日軍被迫轉入守勢,美日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轉折。
兵家看點
中途島是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重要軍事基地,它處於日本和美國本土的中點地帶。占領中途島不僅僅能夠輻射珍珠港,還能危及美國西海岸,更能控禦整個太平洋,是太平洋上的“兵家必爭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直至現在島上依然建有潛艇和空軍基地。1996年10月,該島從美國國防部轉為美國內政部管轄。即便如此,島上仍有32千米的高速路,7.8千米的管道,3個機場,以備不時之需。
5.太平洋的心病——硫黃島
在人類的戰爭史上,有一座火山島將被永遠載入史冊,它銘記了日美兩軍數萬士兵的鮮血,它就是被稱為“噬血”的硫黃島。硫黃島是一座火山島,位於西太平洋,屬於小笠原群島,是該群島的第二大島。它在東京以南1080千米的地方,南距關島1130千米。全島南北長約8千米,東西最寬4千米,最窄的地方隻有800米,麵積大約不到31.2平方千米,島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卻的死火山,叫折缽山,終年噴發著霧氣,硫黃味彌漫全島,因此得名。
轟炸東京的跳板
硫黃島雖然島小人稀,但幾乎處在東京與塞班島中間的位置,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島上的日軍不僅可以向東京提供早期預警,而且可以起飛戰鬥機進行攔截,甚至還能不斷出動飛機攻擊美軍在塞班島等地的機場。
由於硫黃島上日軍軍事力量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美軍對日本本土戰略轟炸的作用。硫黃島對美軍而言,簡直是如鯁在喉。所以,硫黃島可以說是日本南方的天然屏障。正是因為這樣,美軍決定拔掉硫黃島這枚阻擋美軍前進的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