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島戰役的失敗,日軍損失的不僅僅是瓜島,艦艇和飛機的損失也很慘重,大大削弱了日軍的戰略防禦力量,瓜島戰役對戰爭的發展進程有著巨大的影響。正如山本五十六在日記中寫道:“我們最初的作戰是何其輝煌!自瓜島以來我們的作戰是多麼糟糕!”
兵家看點
瓜島作為南太平洋上的重要據點,其意義不可小覷。一旦瓜島被日軍占據,美國海軍就不可能輕易往來於南太平洋地區,這將極大地限製美軍的作戰能力,夏威夷群島也將直接暴露在日本的武裝力量威脅之下。
4.美國太平洋海軍的橋頭堡——中途島
中途島,屬波利尼西亞群島,為美國無建製領土。中途島位於太平洋北部,地處太平洋東西兩岸的中途,東南距火奴魯魯(檀香山)約2080千米。由桑德島、東島和一係列環礁成湖,為珊瑚島,陸地麵積5平方千米,地勢低平,陸地最高點為海平麵以上13米。亞熱帶氣候,盛行東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該島處於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故名中途島。它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美軍在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陣地。中途島一旦失守,唇亡齒寒,美軍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珍珠港也將不保。
風雨東南亞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了美軍太平洋艦隊,但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因出海參加軍事演習而幸免於難。
珍珠港事件發生幾小時後,日本便開始了為期六個月的擴張行動:先後占領了香港、關島、新不列顛島、北所羅門群島、吉爾伯特群島、馬來半島、新加坡、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群島、緬甸。日軍打開了通向澳大利亞和夏威夷海域的大門。日本侵略者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和自然資源,包括東南亞豐富的石油,這為日本進行更大規模的海陸征戰創造了條件。
1942年,日本以為德國入侵蘇聯後,會很快打敗蘇聯,然後日本迫使美國進行和平談判,使其放棄在東南亞進行反擊的想法。但美國人自從珍珠港事件後,便開始尋機複仇。羅斯福政府利用全國資源為與日本及其同盟國的戰爭作準備。美國生產了6艘航空母艦,7.5萬輛裝甲坦克以及100萬噸位的艦船。對各軍的領導職務作了重大的調整:尼米茲上將任海軍行動最高指揮,麥克阿瑟將軍任西南太平洋部隊最高指揮,蘇門答臘島和印度洋由英國人負責。尼米茲準備在中途島首先給日本人一次具有曆史意義的打擊。但他首先打出一張獨特的牌——空襲東京。
1942年4月18日,居住在東京的人看到一隊轟炸機接近該市,他們幾乎不敢相信。16架B—25轟炸機從美國“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在“企業”號航空母艦的掩護下,接近日本海岸,“企業”號上載有保護轟炸機的戰鬥機。此次襲擊由著名飛行員詹姆斯?杜立特指揮。日軍高射炮還沒來得及進行反擊,轟炸機已將致命的炸彈投到東京中部的建築物上。這次襲擊導致東條英機政府命令日軍襲擊並擊沉敵人所有在海上的航空母艦。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進攻中途島。該島位於夏威夷西北部,距日本及美國等距離,該島是一個戰略要地,控製該島就可以控製所有來自美國、支持東印度洋戰爭的地區的船隻。在這種前提下,日本盯上了美國的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