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湘軍陸師進攻梅家洲,水師乘機欲進攻鄱陽湖。石達開、羅大綱,令部下用大船載以砂石,鑿沉水中,堵塞航道,僅在靠西岸處留一隘口,攔以篾纜。1月29日,湘軍水師營官蕭捷三等企圖肅清鄱陽湖內太平軍戰船,貿然率舢板等輕舟120餘隻,載兵2000,衝入湖內,直至大姑塘以上。待其回駛湖口時,太平軍已用船隻搭起浮橋二道,連結壘卡,阻斷出路。湘軍水師遂被分割為二:百餘輕捷小船陷於鄱陽湖內;運轉不靈的笨重船隻則阻於江中,湘軍水師大小船協同作戰的優勢盡失。太平軍乘此有利時機,即於當晚以小船數十隻,圍攻泊於長江內的湘軍大船,並派一支小劃船隊,插入湘軍水師大營,焚燒敵船。岸上數千太平軍也施放火箭噴筒,配合進攻。湘軍大船因無小船護衛,難以抵禦,結果被毀數十隻,其餘敗退九江附近江麵。
在湖口大捷的同一天,江北秦日綱、韋俊、陳玉成所部太平軍自安徽宿鬆西進,擊敗清軍參將劉富成都,占領黃梅。
2月2日,羅大綱派部進占九江對岸之小池口。曾國藩命令胡林翼、羅澤南二部由湖口回攻九江,駐於南岸官牌夾。為了給湘軍水師以進一步的打擊,羅大綱乘勢於2月11日率大隊渡江前往小池口。當夜三更,林啟容自九江、羅大綱自小池口以輕舟百餘隻,再次襲擊泊於江中的湘軍水師,用火藥噴筒集中施放,焚毀大量敵船,並繳獲曾國藩的坐船。曾國藩敗退至南昌。
太平軍湖口大捷,粉碎了曾國藩奪取九江、直搗金陵的企圖,扭轉了西征戰場上的被動態勢,成為西征作戰的又一個轉折點。西征軍自湘潭戰敗後,棄嶽州,失武漢,節節退卻,一直退到九江、湖口,形勢十分不利。但另一方麵,由於湘軍的進攻,迫使太平軍縮短戰線,集中起兵力,消除了前段時間戰線過長,兵力分散的弱點。加上石達開親臨前線,加強了領導,為反敗為勝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湘軍方麵雖然節節勝利,卻潛伏著失敗的因素:由於擄獲甚多,鬥誌漸弱;由於屢獲勝仗,驕傲輕敵;由於長驅直進,離後方供應基地越來越遠,運輸補給日益困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石達開等堅守要點以疲憊敵人,並利用有利地形,抓住有利時機,機智果斷地分割湘軍水師,進而立即主動出擊,取得了重創湘軍水師的重大勝利,使整個西征戰場上的形勢為之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