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針對營銷管理目標,提出切合實際的定製化微信營銷管理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指的是微信營銷管理融人到原有營銷管理方式的整體思路,而不是粗暴地用微信營銷管理取代既有營銷管理體係。在這套解決方案中,應該體現的內容包括:微信營銷管理應用在整個營銷管理架構中應有的地位與作用。將在哪些營銷環節應用到營銷管理數據結構?數據流以什麼樣的邏輯融人又在哪些環節傳遞或收口?這些數據分別能在不同的業務環節產生何種管理成本增加與管理效率提升(並且予以量化)?
最後,一份啟動微信營銷管理應用的整體規劃需要被製定:截至這一個策略步驟,需要解決的是如果製定微信營銷管理應用,需要多少時間?不同的任務節點分別出現在何種時間節點?這些時間節點分別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需要什麼樣的投人?提供何種成果驗收以及驗收標準?另外,需要在此策略步驟中明確一旦啟動微信營銷管理應用,將在未來的多長時間內(譬如6個月或12個月)分別達成何種管理效率提升的考核標準。
定製微信營銷管理解決方案,很重要的原則為切勿跟風而動,並不是說所有的企業必須使用微信進人營銷管理體係才會有所幫助,具體啟動的核心評價指標在於管理模式優化對於商業利潤優化是否有放大作用。通常情況下,越是營銷架構中金字塔塔基龐大的企業,利用微信進行營銷管理獲取的回報將越大,而流程簡單、人員較少、業務並不複雜的小微企業則需要更謹慎地評估是否啟動此營銷管理模式。
7.3.2平台級微信營銷管理與大數據應用
供應鏈,是一條縱向的價值傳送鏈條。在此鏈條上,所有的產品從最初的植物礦物,轉化為原材料,逐步走向零配件,再從零配件變成整件商品,進而在批發零售商環節開始零售貿易增值,一直到被消費者購買到。這也不難解釋商品最終抵達消費者手中的價值,本質上由每一個環節價值與利潤所構建。在高速發展的工業化時代,根據需求調節產能,一貫是供應鏈下遊企業的迫切需求,而在過去的很多年內,這一挑戰不斷被發起,卻很難有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之所以這一問題無法得到根本解決,難點在於下遊供應鏈缺少對話上遊采購企業的話語權,在商品流通中,針對需求調控產能的假設,基於上遊供應鏈的縱向環節均提供業務支持與配合,而這又建立在配合門檻較低不至於增加過多管理成本的基礎上。正因為下遊供應企業無法提供一個可供行業作為標準的平台級應用,讓此需求與供應之間的矛盾始終缺少對平衡點的把握。
該平台級應用需要擁有顯著的特征包括:①非常低的使用門檻,任何企業的任何操作者簡單學習就可以學會使用技巧。②發起企業擁有優勢市場份額並且能就行業流程與標準擁有倡議權。③發起企業願意為供需平衡獲取的成本優勢支付一定的商業利益分享機會,該機會應該能促成上遊采購企業的介人動機。④供應鏈縱向各個采購層級均在獲取商業利益回報的前提下參與。
顯而易見,微信已經能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操作者使用門檻,將供應鏈上每一個環節的使用者麵對的操作界麵都從原來難度極大的PC互聯網軟件,變成人手一個的微信公眾賬號菜單一剩下需要解決的一係列問題,都伴隨使用門檻的降低,相應降低了落實的難度。這時隻需要產業內優勢市場份額的企業作為發起者,從下遊產業向上遊產業逆推,尋求供應鏈需求與產能供給的數據貫通。
在沸沸揚揚的大數據時代,更多的大數據麵臨的問題並不是數據的采集,而是數據的分析整合以及數據的應用。如果說數據收集在大數據時代意味著原材料的話,那分析整合就是數據的針對性生產過程,而應用則是數據價值被喚醒激活的環節。過去的一些年份,雖然“大數據”口號漫山遍野,當真可以獲取大數據在泛行業領域應用的區間,仍然多在營銷領域,而供應鏈環節的應用則如上文所提到的現狀,麵臨多種障礙。
微信營銷管理體係理念的問世,將供應鏈大數據理念成功地向前推進一大步,可見的未來包括供應鏈數據動態采集與常規分析,而算法與應用則需要根據不同的行業特征予以精細化打造,從而為供應鏈的各個層級環節,提供基於供給產能優化帶來的商業利益。
供應鏈的大數據優勢,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微信在營銷管理的價值,然而,既然將“微信營銷管理”作為一個研究方向,也必須要提及微信如何將營銷大數據優勢貫通在前端。如上文提及,大數據的執行過程可以簡單劃分為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整合以及數據應用,在多數情況下,數據采集並不存在太大障礙,產生大數據商業價值的核心環節在於分析、整合與應用。毫無疑問,微信在大數據應用層麵有著先天優勢,微信營銷管理應用是一款無限靠近營銷終端的火線保鏢,任何配置微信管理應用的營銷終端,都可以快速貫徹大數據應用帶來的決策變化,高效解決大數據與終端之間“最後一公裏”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