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為我國移動顧客最常使用的移動通信工具之一,是顧客零散時間下溝通交流的不二選擇。由於微信與QQ的高度相關性,使得顧客的黏度高、穩定性強。在如此高密度的顧客群體中進行顧客關係的管理,所能搜集到的顧客信息更加豐富、準確,對實際的生產經營的指導性更強,所推送的營銷信息也更能在同一時間內被更多的人所閱覽,口碑宣傳的效果也更加明顯。

(4)降低CRM成本。提及CRM,首要聯想通常是現有顧客的忠誠度維係,而維係顧客忠誠度,最常用的方法便是積分回饋、VIP服務等策略,幫助既有顧客獲取到更優質的服務,從而促成顧客忠誠度帶來的品牌商業利益提升。需要正視的是,絕大多數中小品牌並不具備CRM策略製訂和執行的能力,微信卻有望擊破這一瓶頸。

從某種角度來說,微信的會員卡與微生活,從問世的那一秒開始就成為中小商戶維係顧客忠誠度的借力跳板,大幅度降低CRM管理成本,未來微信通過跨品牌商戶的積分整合策略,形成騰訊係電商介人,還有望通過批量采購方案進一步降低中小商戶的CRM回饋成本,獲取到騰訊係電商與微信中小商戶雙贏的前景。

(5)實現精準定位。微信從本質上來說,是一款即時聊天工具,核心是一對一即時的社交通信。在微博平台上,顧客所查看的信息是豐富多彩的,與所關注的人之間的關係是微弱的,而微信則迥然不同。微信與手機通訊錄和QQ好友的完整打通,確保了微信“強關聯的熟人互動”的產品定位。

微博強調信息的密集轟炸,而微信則更加側重於交互。在相對私密的空間內,商家與顧客是“一對一”的聊天,商家所收集到的顧客信息包括顧客的基本屬性、偏好情況、時間空間、價值觀點、情緒特征等維度,都是單獨采集的。能夠通過單獨采集消費者的信息,對顧客進行分類,並以集合的概念給予顧客差異化營銷和服務。這種“分一總”的顧客信息流通方式,相較於微博麵向所有粉絲定向群發,捕捉潛在顧客的“總一分”方式相比,精準性更高、針對性更強。

更加精準的顧客定位,能夠讓品牌在CRM實施過程中,在顧客信息收集階段,采集到更加豐富、具體的顧客信息;在產品銷售跟蹤階段,能夠更有針對性地製定宣傳策略、選擇投放市場;在顧客關係的維係階段,則能根據不同顧客差異化的特點,給予不同的鞏固方式(有的顧客的產品需求麵更廣,可提供會員優惠的措施;有的顧客的產品需求量大,則可提供單件產品的返券、折扣等),提升品牌CRM的使用效果。

現階段,在微信平台上,可供開展CRM的功能主要有:

(1)訂閱號、服務號。訂閱號、服務號是CRM微信化的“過去”。通過微信平台向顧客推送統一的商品圖文信息、優惠信息,在微信發展的初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不少品牌網店隻通過微信推送商品圖文,就能得到超過10%下單的驚人轉化率的局麵,隨著微信5.0版本訂閱號折疊功能的出爐而變成了難以匹敵的傳說。

訂閱號、服務號的折疊讓顧客接受商家所提供的營銷信息進而和商家溝通交流的頻率顯著降低,商家發現利用訂閱號和服務號的形式進行顧客關係管理的效果越來越差,傳統的偏向內容的CRM管理模式似乎從這個角度來看,有種“壽終正寢”的感覺。

如何突圍,讓訂閱號、服務號重新在微信CRM中占據一席之地,現階段,從內容營銷向功能營銷的過渡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從傳統的為顧客提供定製化的宣傳、優惠信息,逐步朝著向顧客提供功能更加齊全的功能的方向發展,讓顧客通過一個公眾賬號,能了解商家的新聞,實現諸如查看曆史消費記錄、在線積分兌換等衍生功能,給予顧客更優質的服務,CRM也能從顧客更多的操作動作中收集到更多的顧客信息。

(2)二維碼。二維碼是微信CRM的“現在”。現階段,隨著顧客對二維碼認知的不斷加深,二維碼變得愈發普及。品牌開始將顧客關係管理的重心向二維碼領域傾斜。更加簡便的操作、更加豐富的內容、更加廣闊的覆蓋,讓通過二維碼進行產品宣傳、關係維護和信息采集變得愈發普遍。二維碼作為一種媒介,在商家和顧客之間搭建起了溝通的橋梁。

此外,二維碼還能廣泛應用在品牌內部資源的整合上。利用二維碼,品牌負責人可以輕易地獲悉品牌當前的生產經營情況、財務狀況、人員情況、對品牌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行業新聞信息。這對於誌在打通品牌業務生產線的上下遊,實現品牌和顧客的無縫對接的CRM來說,有著十分明顯的幫助。

(3)開放的CRM接口。開放的第三方API接口是微信CRM的“未來”。微信在5.0版本開放第三方API接口之前,主要的功能還是公用的,除了極少量與戰略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公共功能之外(如遊戲中心的“天天係列”),微信沒有為第三方品牌提供專門針對品牌和服務商的接口,在不同品牌麵前所呈現的微信功能大同小異。

目前,微信5.0版本所開放的第三方API接口功能,能夠讓微信作為平台級應用與任何公司的CRM係統無縫連接。這意味著微信龐大的顧客信息可以被第三方品牌CRM獲取。商家可以通過CRM來分析顧客數據,從龐大的顧客數據中找到潛在顧客群體,進行更精準的營銷。

可以說,開放的API接口功能,將讓CRM的微信化進程大踏步地前進。品牌通過微信平台,能極大地提升CRM的顧客信息搜集範圍,高效地提升商品的營銷效果,為品牌CRM帶來巨大的操作空間,應用前景不可限量。

6.2贏得微信上顧客的忠誠

網絡顧客都是“懶惰”的。他們不會主動地、自覺地與品牌進行溝通交流,更不會花費空閑的時間幫品牌宣傳品牌產品(即使他們正坐著發呆)。調動顧客,特別是老顧客的積極性,激發其在此購買的欲望是贏得顧客忠誠、讓顧客參與宣傳推廣的關鍵。

主動出擊、利用主動的溝通、搜集顧客意見、展現良好的服務是贏得顧客忠誠的基礎;給予顧客更多的自主權、話語權,讓顧客體會到被重視的感覺是贏得顧客忠誠的舉措;鼓勵顧客為品牌說話、利用各種途徑開展口碑營銷是贏得顧客忠誠的目的;借助CRM助力口碑營銷、讓CRM成為營銷推廣的陣地是贏得顧客忠誠的保證。

這些要素在微信CRM上得到了完美呈現。微信CRM與傳統的CRM營銷工具相比最顯著的特點在於,微信CRM最大限度地調動了顧客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例如,基於統一的CRM平台,用戶可以在一個應用上查找到與其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麵的信息和所能享受到的服務,在同一個CRM當中,主動完成多個商家積分的查詢和獎品兌換業務,使得微信CRM成為效果最明顯的營銷活動基地。

6.2.1主動溝通一微信CRM的導火線

溝通,是CRM的靈魂,脫離了溝通,便遠離了顧客;遠離了顧客,便無法管理顧客關係。品牌與顧客的溝通,能讓品牌獲取顧客源源不斷的資源,了解顧客的最新動態,保證品牌完整產業鏈條的貫通,贏得顧客的信任,實現顧客與產品的高度黏性;顧客與品牌的溝通,能讓顧客對產品有更清晰的認識,享受品牌所提供的更人性化的服務,保證顧客利益的最大化。

“惰性”這個詞彙,在互聯網顧客身上很容易找到痕跡,多數顧客不願意主動與商家溝通,表達對產品的興趣。這就要求品牌必須主動出擊,主動地推銷自己,在與顧客一次次的對話中,了解顧客的使用需求、關注重點和行為偏好,有針對性地調整溝通技巧,揚長避短,逐步引導潛在顧客向實際顧客轉化。

傳統的顧客溝通手段,商家和顧客之間的交流基本上采用諸如電話、短信(彩信)、郵件等方式開展。而這些傳統的溝通手段,無一例外都是商家與顧客信息的單向流動,基本屬於商家對顧客的產品信息的“強硬植人”,而缺少顧客對商家產品的意見反饋,有著致命的缺陷。

電話成本高,顧客接受度低(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過推銷電話的侵擾),且信息的單向流動傾向十分明顯,容易出現商家興致勃勃,而顧客興趣了然的現象。

短信,即時性差,商家發送的溝通交流信息,往往被顧客所忽略、遺忘,直至淪為垃圾短信,而且單純的文字,不能推送多媒體內容的巨大缺陷,無法直觀地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出來,溝通效果實在不怎麼樣。

而微博,首先,依然傳統的“文字+圖片”的溝通方式,對顧客的電腦對話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次,典型的一對多的信息流動方式,經常出現時常與品牌互動溝通的顧客特征與產品潛在的顧客特征相距甚遠的現象,吸引的往往是一群購買力不足的粉絲,定向性較差;最後,微博中品牌賬號的商業化進程緩慢,傳統的借助活動、軟文與顧客溝通的形式對顧客的吸引力在逐步降低,怎樣創新,微博沒有給出答案。

比較而言,微信很好地解決了與顧客溝通的問題,作為一款功能齊全的CRM工具,采用微信CRM主動與顧客溝通的優勢在於:

(1)多樣的溝通方式。微信CRM功能齊全,品牌在微信平台上可以與顧客語音、視頻、文字、圖片聊天,全方位地覆蓋了品牌的溝通需求。對比於冷冰冰的文字和圖片,語音聊天給顧客帶來的吸引力更大,畫麵感更強,顧客的溝通門檻更低,並能很好地解決文字無法說明的尷尬。與電話溝通不同,微信的語音聊天幾乎是免費的(僅有少量的流量費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