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發展形態,即嵌人web頁麵的Miniweb網頁購買。這種方式占用資源少,進人門檻低,研發成本較低,現階段一些小微型企業會通過這種方式進人移動電商行業。但這種發展形態用戶體驗度不高(現在大部分人不相信網站跳轉後的網購頁麵),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同時,移動廣告服務商也無法在這種運作機製下,為客戶提供CPA、CPS等效果指標保證。因此,這種移動電商發展形態正在逐步的摸索中艱難前進。
我國的移動電商市場,在產業外部不斷“井噴式”增長的同時,在產業內部的格局架構上,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無間道”。綜合性的移動電商平台和專業性的企業自主研發的功能應用的分庭抗禮,“你方唱罷我登場”,形成了與傳統PC端移動電商發展截然不同的市場格局。
4.1.2移動電商的奔騰年代
美國當前的互聯網經濟,用戶規模已經接近瓶頸,電子郵件等互聯網服務的增速也停滯不前,支撐美國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重任落在了移動電子商務的肩上。2012年,美國的移動電子商務的市場規模達到116億美元,同比增長73%,預計到2016年,美國的移動電商服務仍將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長速度,其對於美國互聯網市場的發展的貢獻度不可小覷。
從美國當前的互聯網經濟現狀中可以看出,移動電商作為成熟互聯網經濟體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必將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保持平穩上揚的增長態勢。而這,對於我國的移動電商產業來說同樣適用。
根據艾瑞“2012~2013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年度研究報告”中的預測數據,2013年年底我國移動購物市場規模將超過1700億元。
中國移動電商市場從2009年開始步人飛速發展期,僅僅經過三四年的發展,其市場交易規模就已突破631.7億元。移動電子商務的成長,一方麵是由於大屏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日漸普及、WIFI網絡環境的改善以及移動購物的安全便利使用戶移動購物體驗獲得較大提高。另一方麵,電商企業在移動端的積極推廣和價格戰促銷等,擴大了移動消費的影響麵,客觀上刺激了移動電商行業的發展,對移動電子商務的成熟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而從移動互聯網的細分市場來看,移動增值市場份額持續下降,以移動購物為代表的新興社交應用占比繼續擴大,2012年移動電商市場在移動互聯網中的占比已經從2011年的10.1%增長到2012年的22.6%,顯示出用戶對移動電商的使用需求不斷地豐富,移動電商行業所承載的功能也在不斷擴大。
從圖中可以看出,預計從2013年開始,移動電子商務將逐漸取代移動增值業務,成為移動互聯網第一大細分行業。移動搜索、移動營銷行業也將伴隨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保持穩速上漲的態勢,而移動遊戲產業則將處於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最終形成多行業並存、協同發展的新局麵。
各類移動設備的普及(電視、手表、眼睛等都成為了移動設備)、移動通信帶寬的不斷升級、移動通信技術的推陳出新(移動定位技術、3G移動通信係統等)等因素的共同推動,配合以數以億計的潛在用戶群體,使得我國的移動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迅猛,不斷“蠶食”傳統電子商務產業的固有陣地。兩者之間的差距在慢慢地縮小,在未來移動電商產業將逐步升溫,與PC互聯網電商模式並駕齊驅,聯手成為推動我國電商產業發展最主要的推動因素。
4.1.3個性鮮明的移動電商特征
3G時代的到來,移動電子商務毫無懸念地享受到了“眾星捧月”的待遇,成為各個產業鏈競相爭奪的巨大蛋糕。明晰移動電商的用戶群體,對其行為特征與決策特征有全麵深人的了解,對移動電商企業明確產品定位,搶占移動電商的製高點至關重要。
威普谘詢“中國移動電子商務用戶行為調研報告”指出,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用戶平均年齡為30歲,低於美國和歐洲水平。移動電子商務用戶平均月收人分別為4914元和5023元,男女比例均衡,擁有本科學曆的用戶占比高達78%,職業為公司白領、管理人員、專業人士的占比最高。
從上述調研數據中可以發現,我國移動電商行業的用戶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男女比例均衡。在移動電商的用戶市場,男性用戶與女性用戶的比例相差不大,顯示出不同性別的移動用戶對移動電商表現出同樣的熱愛,性別不是區分移動電商用戶市場的評價指標。
但另一方麵,男性與女性用戶在移動電商的具體細分功能的側重點方麵有明顯的區別。男性用戶對股票、金融、在線理財、個人賬戶的管理等方麵有較大的使用需求。而女性用戶則對移動購物、優惠信息的閱讀方麵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2)使用人群年輕化。針對移動電商用戶的多項研究結論都表明,移動電商作為新興產業,現階段是年輕人的世界,大多數使用者年齡集中在20~35歲,現階段以步人工作崗位的80後居多。
這種局麵的形成主要基於特定用戶群體的年齡屬性,一方麵由於移動電商涉及諸多高科技技術,需要有一定的互聯網使用基礎、對電子商務有一定了解才能享受到更好的移動電商服務。而35歲以上的人群,一方麵對移動支付的安全性存在諸多質疑,另一方麵由於曆史原因,接觸互聯網的機會較少,因而對移動電商興趣索然。而20歲以下的用戶群體,則受製於手中資金的限製,無法盡情享受移動電商服務,有種“巧婦難為無米之坎”的感覺。
(3)高端用戶群體偏多。我國的移動電子商務用戶市場,與其他互聯網市場類似,高端用戶數量占比較大,這主要取決於移動電商的商務屬性。移動電商的本質是購買、是交易,想要更全麵地了解移動電商的知識,更好地享受移動電商帶給人們生活的種種便利,都需要基於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一定的新鮮知識接受能力,思想較為保守的用戶由於認知不夠可能會更加偏向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傳統商務模式。
而從移動電商用戶的決策麵來考慮,可靠的質量保證、有效的打折促銷、安全的平台供應商與產品的品牌影響力是用戶購買最為主要的決策因素。與此同時,便捷的退換貨流程、清晰的支付流程、第三方質量擔保、提供消費返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的購買決策。
在用戶的決策特征方麵,大致呈現出以下3個方麵的決策特點:
(1)移動支付的安全。移動購物的安全性、使用移動個人銀行的數字資產的安全性、消費交易記錄的隱私性與安全性是移動電商用戶最先考慮,也是考慮最多的因素。任何可能影響金融安全或個人隱私的信息,會成為用戶謹慎考慮是否下單的潛在威脅。
2012年發生的用戶移動錢包賬號密碼的泄露、個人交易記錄的泄露等一係列負麵新聞的出現,嚴重挫傷了移動用戶的參與熱情,開始重新審視移動電商行業價值,隻有在相對安全的產品環境下,移動用戶才能盡情遨遊於移動電商的浩瀚海洋。
(2)產品的優惠力度。移動購物,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意向產品的最新優惠信息,隨時隨地參與“秒殺”、“限時團購”、“限時搶購”等一係列價格促銷活動。在激烈的價格促銷戰中,產品優惠幅度的大小、所提供的消費返利的多少直接影響著產品的吸引力,而先試後買、貨到付款等方式則從側麵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形成產品優惠的“軟著陸”。從這兩點出發,兩種優惠方式並存的產品是移動電商用戶的首選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3)交易支付過程簡便。便捷的退換貨流程,沒有人為拖延或增加用戶獲得公正待遇的難度能有效提升用戶體驗,加深對產品品牌的認知度。而提供簡潔的支付購買、退換貨流程,則從側麵體現了商家對用戶的重視程度以及行業專注度。繁雜的移動電商流程,會消磨用戶的購買交易意願。試問:哪個用戶願意花費5分鍾,曆經10餘個步驟,隻為完成訂單的支付工作?有這些時間,用戶為何不趕回家,在PC機上完成相應的操作呢。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現階段的我國的移動電商的用戶,主要是步人職場的80後唱主角。如何從80後的行為特點、價值取向、思維模式、決策特征等出發,設計更加新穎個性的產品,滿足80後定製化的產品需求,是未來五年內移動電商服務商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4.2“錢”景廣闊,微信成為收銀機
作為順應時代發展而誕生的產物,微信承載著營銷業者們太多的希望。微信以6億用戶群體為依托,依靠免費短信、語音信息、點對點交流等功能,迅速俘獲了用戶的芳心,成為當前最為主要的移動社交工具。營銷業者似乎也從中發現了商機,利用微信開展形式多樣的營銷仿佛一夜之間走進了用戶的生活。基於LBS的草根式廣告營銷、結合二維碼技術的O2O營銷模式、基於微信公眾號與服務號的互動營銷模式被微信營銷業者廣泛采用。其明顯區別於微博營銷的特性,使其真正實現了“以消費者需求為最終導向”的品牌定位。
微信營銷狂熱者們通常在非理性的追捧中忘卻了商業價值的客觀衡量方式,微信作為主流社交工具與人口級流量分配者,固然擁有超人意料的電商潛力可供探索挖掘。即便如此,想要微信電商淘金,依舊需要遵循一些基礎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