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朕有天下之勢”——天皇製的興起(3)(3 / 3)

東京在德川時代稱為“江戶”。江戶城在日本的東部,五行上屬於木氣。東京皇城的綠瓦、白牆與茶褐色的銅柱,與北京的灰色建築一樣成為城市的代表色。德川幕府時期,每逢陰曆八月初一(朔日),皇宮內院的女傭人以及吉原的妓女都身穿白色的麻布衣慶祝德川家康進入江戶城。宮田登在《江戶歲時記》中寫道:江戶城和皇宮內院,人人著白色衣裳。內院中的女子們的服色尤讓人過目不忘。而在庶民居住區,吉原地區女子的風情亦是純白色的。

使用白色的原因,是德川家康的咒術。家康在天正十八年(1590年)八月一日進入江戶城,天正十八年是庚寅年。“庚”是“金之兄”,表示強烈的金氣;而“寅”則屬於木氣,該年的幹支氣象為“金克木”;八月屬於金氣的正位,幹支的“辛”;初一則是事情之始。德川家康選擇在庚辛的年月,是為了抑製強大的東部地方——江戶,進而可以控製日本全國的咒術。德川禦三家中的水戶藩位於江戶的東北方“鬼門”的方位,一般認為從鬼門攻入江戶就會造成陰陽風水被破壞,幕府有滅亡的危險。所以水戶藩雖然地位較高,有“副將軍”的權利,但不能從水戶藩過繼養子。巧合的是,德川幕府的最後一位將軍恰恰出身於水戶藩,他就是9歲時候過繼到一橋家的德川慶喜。

早良親王(750—785年)是奈良時代末期的皇族,光仁天皇的皇子。他的生母是高野新笠,他是桓武天皇、能登內親王的同母弟弟。因為母親一方是下級貴族,無望立太子,天平寶字五年(761年),早良親王出家,居住在東大寺羂索院、大安寺東院,被稱作親王禪師。781年,在哥哥桓武天皇即位的同時,他在父親光仁天皇建議下還俗,立為太子。

但是延曆四年(785年),他受到造長岡宮使藤原種繼被暗殺事件的連坐,被桓武天皇廢掉太子,幽閉在乙訓寺。早良親王為了證明自己的無辜而絕食,配流淡路國的途中,在河內國高瀨橋附近(現在的大阪府守口市高瀨神社附近)死去。

早良親王死後,相繼發生桓武天皇第一皇子安殿親王(後來的平城天皇)發病;桓武天皇妃藤原旅子、藤原乙牟漏、阪上又子病死,桓武天皇的生母(也是早良親王的生母)高野新笠病死,加上瘟疫流行、洪水泛濫接連不斷,上述異常的現象都被認為是早良親王的怨靈作祟,因而幾度舉行鎮魂儀式。延曆十九年(800年),早良親王被追贈崇道天皇,移葬大和國,即現在的奈良市八町的崇道天皇陵。

祭祀早良親王的神社有天皇陵付近的八神社、奈良町的崇道天皇社、禦靈神社,以及京都的崇道神社等。其中貞觀年間(785—877年)創建的崇道神社是唯一一座專門祭祀早良親王的神社,地點在京都左京區上高野西明寺山町34號,例祭是每年的5月5日。崇道神社所在的左京區上高野,是傳聞中的京都的鬼門。

2001年,根據夢枕獏的小說《陰陽師》改編的電影傳奇劇《陰陽師》(瀧田洋二郎導演,野村萬齋主演)上映。在電影中安倍晴明不得不與被喚醒的早良親王的怨靈展開激烈的鬥法,故事背後就是曆史上早良親王飽含怨憤而死後的一係列傳說。化身為大天狗的崇德天皇與白麵金毛九尾狐、酒吞童子一起被稱為“日本三大妖怪”。

另一個因為皇室鬥爭產生的怨靈就是菅原道真了,不過菅原道真以才名享譽,後來轉變成了日本的學問之神,在民間備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