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人工喂養(3 / 3)

媽咪一點通

米糊調製方法

一般米糊的調製方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以一匙(一般的嬰兒奶粉匙即可)嬰兒米粉加30~60毫升溫水的方式,調製成糊狀;注意的是在第一次添加的時候,可以做得稍微稀薄一些,以增加嬰兒對米糊的接受性,並降低腸胃不適或過敏現象的發生。

另一種方式是將嬰兒配方奶粉及嬰兒米粉以1∶1(即一匙嬰兒配方奶粉加一匙米粉以30毫升的溫水調勻即可)或2∶1的方式調配,這種方式不但可以增添配方奶的風味,也可以增加其營養量。

此外,要請爸爸媽媽們注意的是:請盡量將輔食品盛裝在碗或杯,並以湯匙來喂食孩子,而不要用奶瓶喂食。

第二階梯:4~8個月

4~6個月 菜汁、果汁應從3湯匙逐漸增至5湯匙,分2次喂食。

4個月開始給寶貝吃煮熟的蛋黃。從1/4隻開始,先壓碎後放入米湯或奶中調勻後喂食,待適應後增至1/2隻。

從4個半月起,在母乳喂養的基礎上,給寶貝添加富含鐵的純米粉(按說明),或每天1湯匙很爛的粥。如果寶貝消化情況良好,從5個月起爛粥增至2~3湯匙,再加上半匙菜泥,分2次喂食。

剛開始添加米粉時可用小湯匙喂食,將米粉送到寶貝唇邊吸吮。

泥糊狀食物添加時要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

添加新的食物最好在上午。

一種食物添加後,最好持續喂3~5天再更換另一種食物。

寶貝患病時停止添加新食物。

6~7個月 菜汁、果汁增至每天6湯匙,分2次喂食。

煮熟蛋黃增至每天1隻,可過渡到蒸蛋羹,每天半隻。

稀粥由稀略增稠些,每天先喂3湯匙,分2次喂食,逐步增至5~6湯匙;也可添加燕麥粉、混合米粉、配方米粉係列。

在稀粥或米粉中加上1湯匙菜泥,如胡蘿卜泥或南瓜泥,稍稍加一點鹽。

如果寶貝吃得好可以減去一次喂奶。

添加新食物時,同時給予幾種寶貝熟悉的食物,讓他們樂於接受新食物。

米粉可以混合肉泥、果蔬泥、麵條一起喂食。

這一階段是寶貝學習咀嚼和喂食的敏感期,盡可能提供多口味食物讓寶貝嚐試,並把多種食物自由搭配,滿足寶貝的口味需要。

7~8個月 可由半隻蛋羹過渡到整隻蛋羹。

每天喂稠粥2次,每次1小碗(約6~7湯匙)。一開始,粥裏加上2~3湯匙菜泥,逐漸增至3~4湯匙。粥裏可加上少許肉末、魚肉、肉鬆(不是一次都加入)。

開始讓寶貝隨意啃饅頭片(1/2片)或餅幹,促進牙齒發育。母乳或其他乳品每天喂3次或2次,但必須先喂輔助食品,然後再喂奶。

寶貝8個月後,可提供一些細小的塊狀食物強化咀嚼能力。

食物的營養及口味最好多樣化,避免寶貝日後出現挑食的習慣。

第三階梯:9~12個月

早晨6點喂母乳。

上午10點稠粥1碗(大約100~120毫升),菜泥或碎菜2~3湯匙,蛋羹半隻。

下午2點喂母乳(或牛奶)。

下午6點喂稠粥或爛麵條(麵片)1碗,蛋羹半隻,除菜泥外還可在粥中加豆腐末、肉末、肝泥等。

晚上10點喂母乳或牛奶。

如果寶貝吃得順利,可少喂1次奶或開始考慮斷奶。

喂養:

寶貝的牙齒已陸續萌出,可給一些酥軟的手指狀食物,鍛煉咀嚼和抓握感。

當寶貝對添加的食物做出古怪表情時,媽咪一定要耐心,大約接觸10次以上寶貝才能接受。

盡量讓寶貝接觸多種口味的食物,隻有這樣他們才更願意接受新食物。

寶貝可以吃接近一般的食品了,如軟飯、爛菜(指煮得爛一些的菜)、水果、小肉腸、碎肉、麵條、餛飩、小餃子、小蛋糕、蔬菜薄餅、燕麥片粥等,都可給喂食。但蔬菜要多樣化,逐步取代母乳或牛奶,使輔助食品變為主食。

如果正處於春天或秋涼季節,可以考慮斷奶。

小肉腸等手指樣食物可讓寶貝自己抓著吃,增添進食樂趣。

【關鍵詞1:吃肉菜飯】

減少喂奶的次數,讓寶貝隨餐進食營養更加豐富多樣的輔食。寶貝的一日飲食不妨這樣來安排,早晚母乳各一次,早餐給予肉末、菜泥、大米粥,午餐搭配碎菜、肝末、爛麵條,下午加些蘋果泥和小餅幹,晚上做雞蛋黃魚羹和碎菜爛飯,是不是看上去挺好吃?

【關鍵詞2:每天喝奶】

如果輔食添加正常,9~12個月大的寶貝每天應保持飲奶300~500毫升,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從自然角度來看,雖提倡應堅持哺乳到寶貝滿1歲半,但母乳喂哺到這個階段已遠不能滿足寶貝的生長發育需要了。

【關鍵詞3:有滋有味】

許多寶貝長到1歲了還不識五味,因為他們的媽咪擔心寶貝的心髒、腎髒功能發育不完善,不敢讓寶貝品嚐鹹、酸、甜、油的食物。當然,未額外添加鹽、糖、醋、油等調味品,營養也不會缺乏,添加少許鹽、糖、油也不意味著寶貝長大後就一定會成為一個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的患者。實際上,適當的味覺刺激能夠調動寶貝的食欲,甚至可讓他們更快樂、更聰明。媽咪不妨以自己的口感作為標準,感到稍稍淡些,寶貝就可以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