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人工喂養(1 / 3)

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各種原因母親不能親自哺喂時可采用其它動物乳(牛奶、羊奶、馬奶)或其他代乳品哺喂嬰兒,稱之為人工喂養。常用代乳品種類不斷增多,質量也不斷提高,隨著科技發展,人乳化奶粉配方越來越貼近人乳,隻要選擇得當、調配正確、注意消毒,還是可以滿足嬰兒營養需要,保證生長發育良好。

選用人乳化配方奶粉應為人工喂養最佳選擇。這種奶粉去掉了牛奶中過多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尤其是磷),更適於嬰兒的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利於鈣吸收);提高了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更適合嬰兒需要;增加了糖含量,保證了熱能的提供;補充了多種維生素如β胡蘿卜素、維生素D及DHA、AA(花生四烯酸)和微量元素鐵等,彌補了牛奶的不足。

配方奶不像鮮牛奶那樣質量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同時避免了小嬰兒吃鮮牛奶需稀釋、加糖調製的許多麻煩。對小於4~6個月的人工喂養的小嬰兒來說,人乳化奶粉最為適合。

一 配方奶粉喂養禁忌

1.忌高溫

母親的體溫是37℃,這大體也是配方奶品中各種營養存在的適宜條件,寶貝的胃腸也好接受。

2.忌過濃

濃度高可能會引起寶貝發生腹瀉、腸炎。當然,如果太稀也會造成營養不良。

3.忌汙染變質

配方奶所含的豐富營養,是一種良好的細菌培養基,特別是衝調好的奶粉不能耐受高溫煮沸和消毒。所以,在配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衛生。如果開罐後放過長時間,都會造成汙染。

媽咪一點通

1.剛出生的寶寶抵抗力較弱,腸胃道極易感染而腹瀉,為了避免發生腸胃炎,在泡奶時每次均需使用消毒過的奶瓶。

2.奶瓶消毒應該從新生兒出生持續到5~6個月大。

3.煮沸奶瓶時間勿過久,以免玻璃奶瓶破裂,亞克力奶瓶變形。

二 如何消毒奶瓶

1.奶瓶消毒用物準備

(1)消毒器或有蓋的大鍋,最好是專用煮鍋。

(2)奶瓶及奶蓋、奶嘴及螺紋環蓋,宜準備3~4支奶瓶。

(3)洗奶瓶用毛刷1支。

(4)夾奶瓶奶嘴用的鑷子。

2.消毒奶瓶的步驟

媽咪一點通

寶寶用什麼樣的奶嘴?

每種奶瓶的開口不一定都一樣,有的是十字孔,有的是圓孔,還有的產品根據母親乳汁流量的原理設計了一個孔、兩個孔、三個孔的奶嘴。所以,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奶嘴。圓孔的奶嘴適合剛出生的嬰兒,奶水能夠自動流出,且流量較少;十字孔奶嘴適合3個月以上的孩子,能夠根據孩子吸吮力量調節奶量,流量較大。Y字孔適合3個月以上的孩子,奶流量比較穩定,且Y字孔不像十字孔那麼容易斷裂。

洗淨雙手,在幹淨的消毒鍋加入八分滿的水,加熱。

(1 )玻璃奶瓶於冷水時放入鍋內至煮沸,再將奶嘴、奶瓶蓋、奶圈、鑷子放入再煮5~10分鍾。

(2)亞克力奶瓶於水沸後和奶瓶嘴、奶蓋、奶圈、鑷子一起放入煮5~10分鍾。

(3)用鑷子將奶瓶夾出,將水分瀝幹,再用鑷子將奶嘴套入奶圈栓於奶瓶上,再將奶瓶蓋蓋上。

(4)同法處理其他奶瓶,將消毒好的奶瓶放置於幹淨的地方,以備使用。

三 衝調奶粉的步驟

參照奶罐上說明書,每一種品牌奶粉匙大小不同,加水量也不同,應事先看清楚。

(1)泡奶前,須先洗淨雙手。

(2)泡奶時,取消毒過的奶瓶先加入適量的溫開水,開水的溫度最好在40~50℃;不要用滾開水衝泡奶粉,易結成凝塊,可能造成嬰兒消化不良。

(3)再加入正確數量平匙的奶粉,奶粉需鬆鬆的,一定不要緊壓,再用筷子或刀子等刮平,對準奶瓶將奶粉倒入奶瓶。

(4)套上奶嘴,輕輕搖勻。

(5)奶瓶倒置,把奶滴到手背上,感覺溫度適宜即可。

鏈接

什麼是“奶瓶嘴”?

長期使用品質差的安撫奶嘴及不當的吸食姿勢,會造成乳牙移位及奶瓶嘴。奶瓶嘴是指因長期的不良吸吮習慣,導致上唇與下唇的張力鬆弛,形成上翹的嘴唇。還可能會引起嬰幼兒下頜骨突出,造成嘴型的改變,形成咬合不正或者開咬等問題。所以在孩子9個月大的時候就應該斷掉奶瓶,不要再用奶瓶喝奶或者喝水,可以讓孩子練習用水杯喝水。

四 選購奶粉需察“顏”觀色

試手感:用手指捏住奶粉包裝袋來回摩擦,真奶粉質地細膩,會發出“吱吱”聲;而假奶粉由於摻有綿白糖、葡萄糖等成分,顆粒較粗,會發出“沙沙”的流動聲。

辨顏色:真奶粉呈天然乳黃色;假奶粉顏色較白,細看有結晶和光澤,或呈漂白色,或有其他不自然的顏色。

聞氣味:打開包裝,真奶粉有牛奶特有的乳香味;假奶粉乳香甚微,甚至沒有乳香味。

嚐味道:把少許奶粉放進嘴裏品嚐,真奶粉細膩發黏,易粘住牙齒、舌頭和上顎部,溶解較快,且有無糖的甜味(加糖奶粉除外);假奶粉放入口中很快溶解,不粘牙,甜味濃。

看溶解速度:把奶粉放入杯中,用冷開水衝,真奶粉需經攪拌才能溶解成乳白色渾濁液;假奶粉不經攪拌即能自動溶解或發生沉澱。用熱開水衝時,真奶粉形成懸漂物上浮,攪拌之初會粘住調羹;摻假奶粉溶解迅速,沒有天然乳汁的香味和顏色。其實,所謂“速溶”奶粉,都是摻有輔助劑的,真正速溶純奶粉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