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父母肥胖,使子女們有53%的機會成為大胖子,若一方肥胖,概率便下降到40%。這說明,胖與不胖,大約有一半可以由人為因素決定,一個人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飲食、充分運動使自己體態勻稱。
禿頭:父親是禿頭,遺傳給兒子概率有50%,就連母親的父親,也會將自己禿頭的25%的概率留給外孫們。這種傳男不傳女的性別遺傳傾向,讓男士們無可奈何。
青春痘:這個讓少男少女耿耿於懷的容顏症,居然也與遺傳有關。因為父母雙方若患過青春痘,子女們的患病率將比無家族史者高出20倍。
少數遺傳
少白頭:屬於概率較低的隱性遺傳,因此不必過分擔心父母的少白頭,會遺傳給孩子。
先天遺傳,後天可塑
聲音:通常男孩的聲音大小、高低像父親,女孩像母親。但是,這種由父母生理解剖結構的遺傳所影響的音質如果不美,多數可以通過後天的發音訓練而改變。這使某些聲音條件並不優越的人,可以通過科學、刻苦的練習而圓一個甜美嗓音的夢。
腿型:酷似父母的那雙脂肪堆積的腿,完全可以通過充分的健美運動而塑造成修長健壯的腿。倒是那雙腿若因遺傳而顯得過長或太短時,就無法再塑,隻有聽任自然了。
三 孕婦飲食習慣也能遺傳
一係列的測試與研究表明,一個兒童在飲食上的喜好與其母親在懷孕及哺乳期間所進食物有著異常密切的關聯。
對於一位在懷孕或哺乳期間的母親來說,她每天所攝取的食物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胎兒,使他們間接地受到母親的遺傳,從而對某些食物產生強烈的偏好差別。毋庸置疑,懷孕或哺乳期間的母親每餐所攝取的食物必定是安全的,胎兒便也通過某種特殊渠道開始認同相應食物的口味。這可能就是人們在食物口味偏好選擇方麵的最初根源,調查也已經表明,大多數人都喜歡或認同自己母親特別喜愛的食物。
如果女性在懷孕或哺乳期間能夠盡量保持食物葷素均衡,多進食一些時令蔬菜及新鮮水果,其胎兒在長大後也會相對更容易接受水果及蔬菜,從而避免孩子平日進餐時出現嚴重性偏食現象的出現或減少複發頻率。
四 高度近視是否遺傳
在我國一般人群中,約有1/5是近視眼基因的攜帶者。
高度近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也就是有關近視的一對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時才發病。如果隻是其中一個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個基因是正常的,則不發病,隻是致病基因攜帶者。譬如父母親都不是近視眼,但他們都是高度近視基因攜帶者,他們本人不顯示近視,但他們倆的致病基因遺傳給孩子,使孩子具備了兩個近視基因,故而使孩子成了近視眼。
高度近視眼(600度以上者)的男子與高度近視眼的女子結合,子女發病的機會在90%以上。
如果與近視眼基因攜帶者結合,子女可能有半數是高度近視,而同正常視力或中低度近視者結合,子女發生近視眼的幾率是10%。
五 血型遺傳
一個人的血型是由父母遺傳的,當夫妻倆血型不同時,如胎兒血型與母親相同,當然平安無事,如果血型與父親相同,這樣母子血型就不一致。這時母體可能產生對抗胎兒紅細胞的物質(抗體),經胎盤進入胎兒血中,使胎兒紅細胞破壞產生溶血,可見夫妻血型不同是有可能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的。
不過我們隻是說“有可能”,並非所有血型不同的夫婦所生的小孩都會溶血,通常隻有某些血型婚配可能會對後代不利。例如嬰兒ABO溶血病,是由於嬰兒的母親為O型,父親可能為A型或B型,而嬰兒與父親血型相同,當父親為AB型,嬰兒為A型或B型。在這些嬰兒中少數會發生溶血或流產。
另一種是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這種情況是患嬰父親為Rh陽性,母親為Rh陰性,胎兒為Rh陽性。
兩類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各有特點,ABO血型不合第一胎就可發生,Rh血型不合則多見於第二、三胎。因為兩種血型係統有所不同;ABO血型係統中,O型母親接觸外界物質或預防注射或生過A、B血型嬰兒均可有免疫抗A或抗B抗體,當這些抗體水平較高時才會引起後代溶血。而Rh血型中Rh陰性母親本身原無抗Rh抗體,隻有當她懷Rh陽性胎兒分娩時Rh陽性胎兒血進入母親血循環才刺激她產生抗Rh抗體,這時嬰兒已出生,故此第一胎不受影響,而再次妊娠時,抗Rh抗體經胎盤入胎兒血液中才會引起第二胎流產或新生兒溶血。
我國Rh陰性的人很少,約占0.9%,所以因Rh血型不合產生新生兒溶血較為少見。
了解這些常識後,血型不同的夫婦不用擔心,無需草木皆兵。其實這種情況隻有少數胎兒會產生溶血或流產。如果有可疑(例如有流產史或上一代在有因血型不合流產史或生過早期黃疸嚴重的水腫新生兒)孕婦可到醫院檢查血中有無相應抗體或抗體水平是否顯著升高,便可大致知道胎兒是否安全。另外曾因血型不合致流產史的夫婦用不著發愁,還有機會生個健康的娃娃。再次妊娠時要服用中藥預防,應到設備較完善的醫院分娩,所生嬰兒若與母親血型相同,胎兒安全;若與父親同血型且又發生新生兒溶血時,醫生會采取換血等一係列治療措施挽救嬰兒的。
六 乙肝病毒可父嬰傳播
眾所周知,母嬰傳播是乙肝病毒重要的傳播途徑之一。最近國內外有關專家研究指出:乙肝病毒也可父嬰傳播。
以往認為,新生兒乙肝多為母嬰傳播所致,這種傳染又叫垂直傳播,是指孕婦患有乙肝或攜帶乙肝病毒,乙肝病毒通過胎盤、羊水及陰道等分泌物傳給胎兒及新生兒。專家們研究發現,患有乙肝的男性,其精子中可檢出乙肝病毒DNA,該病毒存在於精子頭部細胞漿中,精子進入卵細胞,盡管其母親無肝炎,但這種受精卵在形成胚胎的過程中,乙肝病毒也在不斷增殖,使胎兒成為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這種乙肝病毒的傳播方式稱為父嬰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