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六月(一)(1 / 3)

導語

早餐幹稀搭配,能使孩子們吃得舒脤,吃得順口。按照我國人民的飲食習慣,早餐時,大都要喝點稀的。但一年到頭光喝點米粥,不僅單調,營養也不充分。因此,本書在編寫中注意在早餐上增加了不少新品種、新款式和一些新早餐調配方式。讀者可能會覺得這些食物不太適合早餐食用,這就需要從科學合理配餐思想出發,更新傳統觀念。有些人雖喜歡一些新鮮的早餐吃法,但同時又感到這樣吃太複雜、太麻煩,沒有時間製作。其時,隻要頭一天晚上多做些準備工作,或是將頭一天的午餐、晚餐與第二天的早餐統籌起來考慮,複雜的也就變簡單了,時間也就不那麼緊張了。讀者不妨在實際操作中體驗一下,看看是否有道理。

6月1日

早餐

生煎饅頭

製法

1.麵粉(400克)加水(適量)揉勻後,加發酵粉(適量)使其漲發,然後揪成小塊,擀薄。

2.肉糜(200克)、雞肉(100克)、蝦仁(15克)、調味品等調和製成餡。用薄麵皮包起來,捏成圓球形,收口似花邊形,粘些芝麻。平鍋中放適量素油,將包好的饅頭煎黃,潑些溫水,蓋蓋。燜幾分鍾,再淋上油,燜2分鍾即成。

煮炸豆腐

製法

1.芝麻醬放入碗內,加入精鹽(2.5克)再分次加入開水(125克)調勻,將醬豆腐用少許涼開水化開。

2.鍋置火上,加入涼水(2000克)燒沸,放入炸豆腐泡(300克)、桂皮、精鹽和化開的醬豆腐,再開後,轉微火煮15分鍾,使豆腐入味。

3.食用時,將其連湯盛碗,澆上芝麻醬、辣椒油、撒上香菜末(50克)即成。

烹飪常識煮,是基本烹調方法。其特點是將原料放在清水中,先以大火加溫使水沸開,再用中火或小火將原料煮熟。煮製法是方法簡便,湯菜共食的一種最普通的烹調方法。一般來說,煮製食物口味比較清鮮。

午餐

蓮花饅頭

製法

1.麵粉(500克)加老肥、溫水、和成發酵麵團,見酵麵發起,加入堿液,揉勻。

2.勺內放適量清水,加白糖,用文火加熱。見白糖起泡時放入果醬,至白糖發粘時離火。

3.將麵團製成長方形麵片,抹上果醬,由上向下卷,按量切成小劑,將劑按扁,擀成中間稍厚、邊緣薄的圓皮,放入澄沙餡(200克)後再收嚴劑口成饅頭狀。在饅頭頂端切3刀,成6瓣。放入蒸鍋中蒸15分鍾即成。

焦炒香腸

製法

1.香腸(250克)切成斜刀片,兩麵裹勻澱粉糊(深粉糊要稀些)。

2.精鹽、味精、鮮湯兌汁待用。

3.勺內加油燒至7成熱,將裹勻澱粉糊的香腸下入油內,待香腸表麵焦脆呈金黃色時,撈出控淨油。

4.原勺留適量底油,用蔥花、薑末、蒜末熗鍋,下入炸好的主料,再倒入事先兌好的汁,顛翻出勺即成。

晚餐

驢打滾

製法一用黃米(即黍米)麵蒸成糕,切成小塊的糕團,放在糖豆麵(黃豆麵炒熟、內摻白糖或紅糖)中,用筷子把糕團按扁,兩麵都粘滿豆麵,外灑糖水即成。

製法二用糯米麵蒸成糕團,擀成大片,上麵撒一層糖豆麵,卷成長卷,再切成小塊,即成。

糖醋咖喱菜花

製法

1.菜花(1000克)切成小朵。胡蘿卜(100克)切成片,與菜花一起放入開水鍋內燙一下,撈出趁熱放入咖喱粉(50克)拌勻,約兩分鍾後用冷水衝洗去咖喱渣,控淨水,放入瓷缸內。鍋坐火上,加放清水(2000克八白糖(300克)、幹辣椒(巧克),燒開後略煮,離火晾涼後倒入醋精(50克),調成甜酸口味,倒入盛有菜花、胡蘿卜片的瓷缸內,泡24小時即成。

生理常識初中學生每天消耗的能量,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麵:基礎代謝消耗。主要是指維持學生清醒、安靜狀態下基本生理功能所需的熱能,包括維持體溫、心跳、呼吸、血液循環、肌肉張力、胃腸蠕動等消耗的能量。生長。用於生長需要的能量消耗對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來說,是特別值得注意的。體力活動所消耗的能量。食物特殊動力作用。由攝入食物而引起身體能量代謝額外增加的現象,稱為食物特殊動力作用。排泄的損失。攝入的食物未被消化而隨排泄物排出。

6月2日

早餐

小米麵茶

製法

1.芝麻(5克)炒成金黃色,擀碎,加精鹽麵拌在一起待用。

2.鍋裏添水,放入薑粉、燒開後將小米麵(400克)和成稀糊倒入鍋內,放入一點堿麵,略加攪拌,開鍋後盛入碗中。

3.將芝麻醬和香袖調勻,用小勺淋入碗裏,再撒上芝麻鹽,即成。

醋烹土豆絲

製法

1.土豆(300克)、胡蘿卜(30克)、青椒(50克)均切成細絲,放入開水鍋中燙一下,撈出用冷水過涼。2.鍋內倒入花椒油、香油燒熱,放入三絲翻炒數下,加入精鹽、味精,再翻炒數下,烹入醋,再快速翻炒幾下即成。

午餐

脂油年糕

製法

1.糯米粉(500克)用開水調和成糊狀,上屜蒸約40分鍾,熟後取出加入白砂糖拌樣,稍冷後再將糖脂油丁搋入。揉好的糯米粉壓成方塊,撒上黃桂花花屑,待冷卻後切成塊即成。

飲食常識下麵是一些食品專家和營養學家,為北方地區生活居民提供的夏季,可供家長們在為孩子烹製夏季飲食時參考。

早餐豆漿、大餅、油條。午餐麻醬麵、炒雞蛋、蘿卜黃瓜絲菜碼。晚餐綠豆粥、花卷、拌肉絲粉皮黃瓜、糖拌西紅柿。

三美豆腐

製法

1.豆腐上屜蒸約10分鍾取出,切成長方片。用手撕成塊,用開水燙一下,瀝去水分。

2.湯鍋放入豬油燒熱,加入蔥、薑末瑲鍋,烹入料酒,下奶湯(500克)、精鹽、豆腐片、白菜心,待湯開後,撇去浮沫,汁濃入味後,放味精、雞油即成。

晚餐

花生紅棗粥(糯米)

製法

1.花生仁(適量)煮熟後,倒入淘淨的糯米(300克)和水(適量),旺火燒開。

2.加入紅棗(適量),改用小火煮成粥即成。

花生仁、紅棗的數量可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的酌量投料。

家常豆腐

製法

1.豆腐(2塊)切成長方塊,豬肉(200克)去皮切成薄片。

2.油鍋加植物油(適量、中火加熱,待油7~8成熱時,分批放入豆腐,炸至兩麵起皮呈金黃色時,撈出待用。

炒鍋加植物油將肉片溜熟取出,將豆瓣醬、肉片倒入,加適量醬油、糖、味精、鮮湯,倒入豆腐,中火燜5分鍾,再用旺火緊汁,加蒜汁用澱粉勾芡,淋上辣油即成。

生理常識不知道家長們是否注意或發現,孩子上了初中後會變得“嘴饞”起來,特別是男孩尤其明顯,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孩子到了12歲左右就進入了青春發育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體內會發生劇烈的變化,各種激素的分泌量會增加,新陳代謝旺盛,身高、體重都會突飛猛進,肌肉增長極快,再加之孩子們生性好動,學習生活緊張,所以飲食狀態會發生明顯變化。而且,孩子的肌肉和肝髒中糖元儲備比成人少,非常易餓,所以,要想使孩子們得到充足的熱量而又不至於胃脹得過大,最好是給他們多吃些含熱量高的食物,即含脂肪、蛋白質、糖類的食物。

6月3日

早餐

豆仁飯

製法

1.粳米淘洗後放適量水煮。

2.春筍切小丁,鹹肉000克)也切成丁。

3.米飯煮到要收水時,將蠶豆(100克)、春筍丁、鹹肉丁鋪在飯上,蓋好蓋,燜15分鍾,用鏟上下攪勻,起鍋即成。

氽雞耷魚骨

製法

1.魚骨(200克)頂刀切成象眼塊,放入開水內燙透撈出,控淨水,將雞肉用刀背砸成細泥放在大碗內,加入雞蛋清、雞湯、味精、精鹽,攪成稠粥狀,再放入魚骨調勻。次腿(10克)切成小象眼片。油菜(20克)用開水燙後也切成小象眼片。

2.湯鍋放入雞湯和適量清水,待湯燒開,用筷子將魚骨、雞泥擺在湯內成疙瘩形,加入精鹽、花椒水、料酒、味精、火腿片、油菜片。湯開時撇去浮沫,放入明油即成。

飲食常識夏季,由於人們受高溫氣候的影響,容易出現脾胃功能減退而引起食欲不佳,初中學生自然也不樹外。因此,家長應特別注意調節好孩子的飲食。俗語中有“苦夏”之說,怎樣在夏季這個養“長”的季節中,使孩子正常生長是家長的一項重要課題。夏季最大的優越之處,是新鮮蔬菜大量上市。家長如能動些腦筋,利用這個蔬菜旺季,讓孩子們大量食用新鮮蔬菜,孩子長身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就可以從蔬菜中得到足夠的補充。在食用蔬菜時一定要保證蔬菜新鮮,還要將蔬菜煮透,因為夏季氣溫較高,細菌容易生長繁殖,而初中學生抵抗疾病的能力又較弱。

午餐

刺嘛饅頭

製法

1.雞蛋(250克)蛋黃倒入白糖,攪勻。把蛋清抽成蛋泡沫,然後倒入蛋黃內,攪勻,再倒入熟麵粉,攪成蛋糊。

2.圓酒盤(或類似容器)刷一層豬油,擺在屜內,把蛋糊逐個倒入各個酒盅裏(倒多半盅),靜置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