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曆史小說,卻出現了幾位“活神仙”。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左慈。一代奸雄曹操不僅被他戲弄於股掌之中,並且驚嚇成疾,最後嗚乎哀哉。曆史上有沒有左慈其人?他與曹操是何關係?這是幾個饒有興味的問題。
在《三國演義》中,有兩個重要人物死於“活神仙”之手。先是江東之主孫策,後是大奸雄曹操。捉弄他們的“活神仙”,一個叫於吉,一個叫左慈。
同於吉相比,左慈的神通顯然要大得多。《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左慈掏杯戲曹操》非常生動地描寫了左慈戲弄曹操的各種神通,使曹操驚懼而病,終至一病不起。
民間素有“真三國、假封神”的說法,道出了這兩部書的區別所在。《演義》既然是以曆史事實為基本依據的曆史小說,怎麼會出現類似《封神演義》的神怪場麵?《演義》本是描寫三國曆史,之所以書中要出現左慈這樣一位神通廣大的話神仙,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傾向。小說中的曹操,說得上是古今奸雄中的第一人,其殘忍奸詐無人可比。然而,這個曹操,又有雄才大略。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縱橫天下,鞭撻宇內,世人根本就奈何他不得!於是,作者就抬出左慈這樣一位活神仙來,讓左慈施展種種法術,痛快淋漓地把曹操戲弄個夠,最後還讓曹操驚嚇成疾,無藥可治。作者的用意,無非是昭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以此警戒後世之奸雄。小說中,左慈戲曹操,可以說具有替天行道、恭行天罰的特殊意義。
不過,這些看起來十分荒誕離奇的情節,也並非《演義》作者憑空杜撰,而是具有一定文獻依據的。
晉代葛洪《神仙傳》、《抱樸子·內篇》,幹寶的《搜神記》,以及南朝範曄的《後漢書》,均有關於左慈的記載,書中記載的內容與《演義》的描寫大同小異,《演義》關於左慈的情節顯然是在此基礎上加工而成。不過,作者從“反曹”的立場出發,又加上了左慈使曹操一病不起的情節。
葛洪《神仙傳》和幹寶的《搜神記》本來就是專記鬼怪靈異,不足為憑。至於範曄的《後漢書),則是正正經經的史學著作,居然也有關於左慈的記載。由此看來,就不能簡單地認為左慈這個人物純屬子虛烏有,隻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了。
那麼,曆史上到底有沒有左慈這個人?他到底是人還是神?
其實,對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竟然是曹操和他的兩個兒子。特別是曹操的長子曹丕、次子曹植,他們的記載最具有權威性。
曹丕的《典論》、曹植的《辯道論》,都提到了左慈其人。
曆史上的確有左慈這個人。
左慈是三國時代廬江人。他並不是什麼神仙,而是當時著名的方士之一。
所謂方士,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實際上就是氣功師。當時與左慈齊名的,還有郤儉、甘始。他們三個的功夫,可以說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