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確實是有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一事。《三國誌·先主傳》記載,赤壁戰後,劉備奪取了荊州的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勢力強大起來。“(孫)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劉備並沒有到東吳成親,而是孫權派人把妹妹送到公安嫁給劉備,時間是建安十三年(208)。劉備也的確到過京口去會見孫權,但那是在劉備和孫夫人成親之後。劉備此行的目的是要求孫權劃給一部分土地,以便安置原劉表的舊部。周瑜倒是打過扣留劉備的主意。《三國誌·周瑜傳》記載,劉備到東吳會見孫權時,周瑜曾寫信給孫權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建議孫權將劉備軟禁在東吳,給他修築宮室,多置美女、玩物,使劉備玩物喪誌,同時又將劉備與關、張分開,然後挾持劉備作為人質,與關、張作戰,必定可以大獲成功。周瑜還特別提出警告說:“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但是,孫權卻有考慮,認為當前最大的威脅是曹操,必須聯合劉備共同抗曹。再說劉備也不是好對付的,恐怕一時還製服不了他。因此,沒有采納周瑜的建議。
在這件事的過程中,諸葛亮始終不像小說中所寫的,鼓勵劉備前往,而是勸劉備不要去東吳,但劉備認為事關重要,不得不去。諸葛亮的作用就如此而已。甚至在周瑜給孫權的信中,都沒有提到諸葛亮的名字,可見當時在周瑜心目中,諸葛亮還不能與關羽、張飛等量齊觀。諸葛亮如何能氣周瑜?如果周瑜要氣,也隻能氣孫權不聽他的建議,以至錯過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過,這又與諸葛亮何幹?
所謂諸葛亮三氣周瑜,說的是周瑜為了奪回荊州,用了一個“假途滅虢”的計策,聲稱要去幫劉備攻取西川,在路過荊州時,順手將其奪取。諸葛亮自然一眼就看破了周瑜的心思,預先作了布置。周瑜滿懷信心來到荊州城下,才發現城頭上早已森嚴壁壘。正要退回,又接到報告,說關羽、張飛、黃忠、魏延率四路人馬殺來,聲言要活捉周瑜。周瑜“偷雞不著反蝕一把米”,頓時氣得從馬上跌了下來。這一氣,就送了他的命。
周瑜打算去取蜀地,在曆史上確有其事。建安十五年(210),周瑜向孫權建議,由他和孫愉一起攻取蜀地,得到孫權同意。周瑜從京口(今江蘇鎮江)返回江陵作出征的準備,不料途中生病,還沒有回到江陵,就死在巴丘(今湖南嶽陽)。可見,周瑜之死完全是因為疾病,與諸葛亮毫無關係,諸葛亮對此不應負任何責任。當然,諸葛亮也就根本不可能三氣周瑜了。
曆史上的周瑜和諸葛亮,雖然分別屬於孫權集團和劉備集團,二人都是各為其主,他們的利益總的來說是對立的。但他們幾乎沒有過在謀略權變方麵的直接較量。史書記載的諸葛亮勸劉備不要冒險去東吳,周瑜勸孫權扣留劉備,都沒有被自己的主公所采納。雖然這兩件事分別出自諸葛亮、周瑜的謀略,但畢竟不是二人的直接較量。《演義》寫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三次設計想除掉諸葛亮,卻都以失敗告終,不甘心認輸,卻又不能不輸,最終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即所謂“彼有三殺,此有三氣”。這種藝術處理,當然使讀者覺得故事情節更加生動曲折,引人入勝。不過,如果周瑜再生,讀到三氣周瑜這段情節,即便他再有雅量,也會氣衝牛鬥,說不定真的會被活活氣死——不是被諸葛亮氣死,而是被羅貫中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