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蘭真之戰後,鐵木真派人向王罕求和,以麻痹對方。驕傲的王罕果然中計,對鐵木真放鬆了警惕。沒多久,王罕與投附他的蒙古貴族之間就發生了分裂,致使一部分貴族又歸順了鐵木真,劄木合則投奔了乃蠻。這一年的秋天,鐵木真的力量已經恢複,重新回軍斡難河畔,尋找與王罕決戰的機會。這時候,鐵木真的二弟遭到王罕軍的襲擊,僅他一人幸免遇害。鐵木真就以二弟名義遣使向王罕表示要赤誠歸附,再一次麻痹王罕;同時率軍出擊,出其不意地包圍了王罕的駐地。當時王罕正在駐地歡慶勝利,毫無提防。王罕慌忙應戰,在激戰三天三夜後,主力被擊敗,隻得狼狽西逃。在乃蠻境內,被守將當作是盜賊給擊斃了。他的兒子桑昆聽說父親死了,隻好逃奔西夏,卻被驅逐了出來,最後在逃到今新疆庫車的時候,也被當地首領抓住殺死了。克烈部的殘餘勢力也就都投降了。這一戰,鐵木真取得了統一蒙古草原的決定性勝利。
克烈部敗亡後,乃蠻部的太陽汗感受到了來自草原的威脅。他決定親自討平鐵木真。這裏出了一個笑話。太陽汗為對付鐵木真,派人去約汪古部一同出兵,不想汪古部首領反而把派去的人抓了起來,送到了鐵木真那裏,並接受了約定,掉過頭來迎戰太陽汗的軍隊。
1204年夏初,鐵木真軍與乃蠻部聯軍在斡難河東麵的納忽昆山擺開了戰陣。這一仗打得十分滑稽。太陽汗是一個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人。就像他兒子屈出律說的那樣:“從來沒有騎馬到過比孕婦更衣所到的更遠的地方,或比牛到它吃草處更遠的地方!”仗還沒有打,當他看到蒙古人的軍隊時就害怕了起來。馬上讓軍隊向後退回來。而劄木合呢,他斷定乃蠻人必敗無疑,早率領各部軍拋棄了太陽汗而臨陣脫逃了。臨走的時候他給鐵木真捎去口信,告訴鐵木真乃蠻人士氣低落,並說明:“由於我對太陽汗所說的話,把太陽汗嚇得昏了過去。乃蠻人已經退過山嶺。他們再不想作戰了。但是你,我的安答,一切要謹慎啊!”這以後,經過了一天的鏖戰,乃蠻軍徹底潰敗,太陽汗因受傷被擒,不久就死去了,他的兒子屈出律也逃跑了。
在擊敗乃蠻後,鐵木真出兵很快就討平了幫助乃蠻作戰的各蒙古部落。劄木合被徹底擊敗,失去了部眾,在逃到唐努山中時,他的五個侍衛背叛了他,將他綁住交給了鐵木真。鐵木真處死了那五個背叛主人的侍衛,希望重用劄木合。劄木合說:“咱們在少年時代做安答,不能消化的飲食一起吃過,不能忘記的話語都曾說過,後來因為被人離間,所以分開了。我想起以前說過的話,羞愧得都不敢和你相見。如今你想要留下我做伴,可是該做伴的時候不得做伴,如今你將百姓收服,大位已定,已無需我做伴了。你要不殺我,就好似衣領上有個虱子,被窩裏有根刺一般,反而會日夜不安。”鐵木真隻好按處死本部貴族的方法,用“不出血絞死”,即裹在氈毯裏用巨石震死的方法處死了劄木合。
鐵木真終於戰勝了群雄,統一了中國北方的大草原。1206年春,他聚集各部落首領在斡難河源頭再次召開了忽裏台,鐵木真被一致推舉為全蒙古的大汗,並且被尊為成吉思汗。蒙古帝國在這一天正式被載入史冊。
點評
我們不能否認成吉思汗個人的才能,但也要清楚地認識到,不是英雄在創造曆史,而是曆史把機會給予了英雄。
13世紀初的蒙古草原四分五裂,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組織形式,在客觀上要求一統,加上中原大地與中亞地區同樣處於分裂的狀態中,這就為這個馬背上的民族的崛起創造了外部條件。在8世紀回鶻政權統治時期和10至11世紀遼政權統治時期,蒙古人的祖先無論多麼能征善戰,也隻能是在突厥人所建立的政權保護下生存,根本無法發展壯大,有時甚至有亡族滅種的危險。另外,如果在中原地區仍然存在著唐王朝一樣的強大帝國時,即便成吉思汗能夠統一蒙古,也會被中原地區遏止住西進的勢頭。但不管怎麼說,曆史就是曆史,在曆史上永遠沒有如果。也許會有無數個巧合,當這些巧合同時存在時,就導致一個必然的結果。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夠成就他的曠世大業,就是因為在整個歐亞大陸上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即便是當時的波斯帝國也已經開始衰落,內部政治極為腐敗。曆史給了成吉思汗這一機遇,他抓住了,這就是他的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