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會員企業對商會職能的逐項評估
本項考察包括了對行業協會現有18項職能的逐一評估。每項職能評估有3個指標,包括“會員對該項職能履行情況的定性分析”、“會員支持程度”以及“此項職能由誰執行更合適”等。
總體看來,上述三項指標中,18項職能履行情況的分別評價中“較好”與“很好”兩項之和最高的達66.7%,最低的為41.0%,有11項職能的評價超過50%,其中“職能5: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協調會員關係”(66.7%)、“職能3:建立行業自律性機製”(65.9%)、“職能13:發展行業公益事業”(65.4%)、“職能1:行業基礎資料的調查、收集和整理,參與行業發展規劃的製定”(60.6%)、“職能8:進行行業統計調查、收集、發布行業信息”(59.2%)等分列前5位。相比較而言,兩項之和最低的三項職能分別是:“職能12:開展職業教育和培訓”(41.0%)、“職能18:參與反傾銷的損害預警、前期磋商、應訴和案件跟蹤等工作”(42.2%)、“職能14:指導、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管理”(43.9%)。而選擇商會職能履行“很差”和“較差”的都較低,兩項之和最高僅為15.1%,最低則為5.2%。
會員企業的支持是商會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保證。統計數據顯示,各項職能中會員“很支持”和“較支持”兩個選項之和均超過65%以上,最高者達到82.6%,最低者也有65.1%,其中“職能13:發展行業公益事業”、“職能3:建立行業自律性機製”、“職能1:行業基礎資料的調查、收集和整理,參與行業發展規劃的製定”、“職能5: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協調會員關係”、“職能16:行業品牌建設”等分列前5位。其中“職能18:參與反傾銷的損害預警、前期磋商、應訴和案件跟蹤等工作”盡管最低,但也有65.1%。選擇“不太支持”或“不支持”兩項之和一般不到5%,最高的占7.6%,其次占6.7%,其餘都在5%以下,最低僅為1.3%。可見,會員企業對本行業商會組織的支持率很高。
在“職能由政府部門、商會、企業三者誰來執行更合適”的選項中,會員企業普遍認為由商會執行更合適,18項職能中選擇由商會來執行的比例分別都超過50%,最高的比例達到72.6%,其中超過70%以上的有3項,分別是“職能5: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協調會員關係”、“職能11:開展國內、國際間的行業經濟技術寫作和經濟技術交流”和“職能8:進行行業統計調查、收集、發布行業信息”。低於60%的隻有4項,最低的一項是“職能18:參與反傾銷的損害預警、前期磋商、應訴和案件跟蹤等工作”,占53.2%。相比較而言,選擇由政府部門來執行上述職能的比例都比較低,比值分布在20%-30%,其中相對較高的(超過30%)的三項分別是“職能18:參與反傾銷的損害預警、前期磋商、應訴和案件跟蹤等工作”、“職能17: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職能4:參與製定、修訂、實施本行業的行業標準,開展行檢、行評工作”。這也表明,反傾銷、安全生產監管等職能的履行,政府比商會更具有優勢。總體而言,由商會來履行行業管理職能已具有較高的合法性,得到了廣大會員企業的支持與認可。
基於協會(商會)版與會員企業版兩份問卷的分析,我們還可以總結出商會職能履行的共性,即哪些職能履行得更好些?哪些職能還有待進一步充實發展?協會版中問卷統計顯示,行業協會(商會)職能發揮得最好的前五項分別是:職能5、職能9、職能1、職能3、職能10。企業版問卷統計顯示,會員企業對行業協會(商會)職能履行效果評價較高的前五項分別是職能5、職能3、職能13、職能1、職能8,對行業協會(商會)履行該項職能的支持力度最高的前五項分別是職能13、職能3、職能1、職能5、職能16。可見,職能5、職能3、職能1、職能13等是行業協會(商會)當前發揮得最好的職能。反之,發揮得較差的職能,協會版問卷統計顯示是職能18、職能2、職能11、職能7、職能6等五項,企業版問卷統計顯示職能履行情況相對較差的是職能12、職能18、職能11、職能14、職能6等五項,會員企業支持程度較低的是職能8、職能18、職能12、職能11、職能14等五項。同樣可見,職能18、職能11、職能12、職能6、職能14的發揮還有待於充實和提高。
3溫州商會職能的縱向發展
從商會和會員企業對商會的評價可以看到商會在職能實施方麵的一致性和發展性。不同年度會員企業對商會職能履行情況評價的比較,“越來越好”的評價盡管並沒有呈現梯度上升的趨勢,但“越來越好”的評價比率都是相對最高的。同樣,不同年度會員企業對行業協會(商會)實際能夠履行的職能的評價中,“越來越多”的評價是最多選項,而認為“越來越少”的比重都很小,低於10%。由此可見,溫州商會的職能履行已進入相對穩定和成熟的時期。結合前文對2007年問卷有關自評與他評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各項行業職能在溫州行業協會(商會)已經得到了較好履行。事實上,溫州市政府在1999後分別於2004、2005年兩次賦予溫州商會新的行業職能,這不僅表明了溫州商會職能的不斷擴展,而且表明了政府對商會履行行業職能的充分肯定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