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清朝那些事兒——清宮四大疑案指什麼(3 / 3)

而雍正被宮女、太監在其熟睡時用繩縊死之說,更是子虛烏有的事。倒是在明朝發生過類似的事。明世宗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被宮婢楊金英等縊而未死,用太醫許紳之藥而康複。雍正和嘉靖都廟號“世宗”,民間傳說,把發生在明世宗身上的事安到清世宗身上,也是難免的。

雍正稱帝執政13年,基本上處在眾叛親離、孤家寡人的境地。他在生命垂危時請同胞兄弟出山輔助又遭堅辭,其心態之苦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雍正的身體狀況,在雍正七年後,由於政敵被殺的被殺、被關的被關,基本上也都擺平了,相對以前而言,雍正多少有了一點“閑”。而帝王一旦有了些“閑”,也就開始貪圖女色,病也就隨之暴露了出來。

概括起來,雍正之死同他多年勤政體力透支有很大關係;他長期心神不寧、不斷服用丹藥、體力大量堆積毒素有關;他晚年為求長生不老加大劑量服用丹藥,中毒是導致他最終猝死的原因。

乾隆身世

(1)疑案始末

郎世寧所畫的乾隆圍著乾隆身世問題,有人說乾隆是浙江海寧大鹽商陳閣老的兒子。浙江海寧縣,清朝時屬杭州府,是海邊一個小縣。海寧雖小,卻因在這裏能觀看到氣勢磅礴的海潮而聞名於世。相傳,海寧有位鹽商叫陳世倌,俗稱陳閣老,在康熙年間入朝為官,與雍親王一家常有往來。今天陳閣老的舊宅,還保存一塊九龍匾,據說是雍正親筆書寫的。

相傳雍親王和陳閣老兩家的夫人於同年同月同日分別生下了嬰孩,雍親王讓陳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來時,陳家老小個個目瞪口呆,自家的胖小子竟變成了小丫頭。陳家隻得忍氣吞聲。那換入皇宮的胖小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海寧陳家花園的大門故事一出籠,乾隆是陳閣老的兒子的傳說便越傳越廣。民間甚至傳說,乾隆登基後六下江南,有4次住在陳閣老家,目的就是探望親生父母。

另外有一本野史叫《清代外史》,作者是晚清文人天嘏,他在書中說: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滿族人,因此在宮中常穿漢服,還問身邊的寵臣自己是否像漢人。曆史上的乾隆的確經常穿漢服,現在故宮還保存著不少乾隆穿漢服的畫像。也許這就是引起傳說的原因之一。

(2)曆史的真相

其實這些廣為流傳的說法,全是捕風捉影。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誰,隻要看一看《玉牒》和乾隆時期的《實錄》及《聖訓》,問題就一清二楚了。

在《玉牒》和生卒記錄底稿上,都清楚地寫著: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誕乾隆於雍和宮。在《實錄》和《聖訓》中也有同樣記載。

而所謂的陳閣老,也就是陳世倌,乾隆六年擔任內閣大學士時間不長,就因起草諭旨出錯被革職。當時乾隆罵他:“少才無能,實不稱職。”

此外,根據皇室族譜可以發現:乾隆出生時,雍正的長子、次子雖已幼年早夭,但第三個兒子已經8歲,另一個王妃過三個月又添了一個兒子。而且,這時的雍正才34歲,正當壯年,他怎會在已經有一個8歲兒子的情況下用自己的女兒換他人的孩子呢?並且,清代旗人生子一定要報都統衙門,宗室生子一定要報宗人府,定製十分縝密。何況紫禁城內,門禁森嚴,怎麼能隨便抱子出入宮內?

至於乾隆為什麼六下江南,有4次到海寧並住在陳家私人花園,據考證,乾隆南巡到海寧,主要是視察耗資巨大的錢塘江海塘工程。浙江海寧是一個偏僻的小縣,當時找不到比陳家花園更好的地方讓皇帝住了。

再說陳家花園離陳家住宅實際還有幾裏路遠,乾隆在陳家花園住過4次,但對陳家子孫卻一次也沒有召見過,更談不上“探望親生父母”了。顯而易見,這些都是清末漢人在排滿的革命浪潮中,無中生有地編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