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清朝那些事兒——清宮四大疑案指什麼(2 / 3)

首先,曆史上記載,順治確實是好佛。順治的母親是蒙古族人,蒙古族普遍信奉喇嘛教。由於愛家庭的影響,再加上自己一些特殊的原因,順治早年就與和尚結成了很密切的關係。

而在董貴妃去世後,順治曾請溪森和尚為自己履行了淨發儀式,起了準備到山西五台山當和尚的念頭,後來被溪森的師傅林琇和尚知道了,林琇趕來,要當眾燒死溪森,才使順治答應蓄發。而順治雖出家未遂,卻得了“行癡”的法名。

其實,順治最後死於天花。順治病重得天花的時候,曆史有記載,還傳到民間不許炒豆。而當時的翰林院學士的《王熙自定年譜》裏麵記載了順治臨終讓他撰寫遺詔的事情。

此外,溪森和尚死了之後,他的弟子整理他的一本書,在書裏記載順治死之前,說遵照祖製,召溪森速回京城為他火浴。順治死後遺體移到了景山壽王殿。4月,溪森趕到了北京,在景山壽王殿前舉行法會將順治皇帝火浴。

根據溪森的記載,再加上王熙的親自記載,順治臨危的時候,麵授遺詔的時候,以及參考其他文獻和檔案的記載,可以證明順治是病死的,不是出家了。

雍正之死

(1)疑案始末

雍正畫像雍正之死,始終是被層層神秘濃霧掩蓋的曆史之謎。官書對雍正之死的記載非常簡單,所以,曆來對其死因猜測頗多。

關於雍正之死,史書記載非常簡單,隻是說,前一天,雍正在圓明園行宮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當晚即死掉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沒有記載。據雍正的心腹大臣張廷玉的私人記錄,當時雍正七竅流血,令他“驚駭欲絕”。雍正暴卒,官書不記載其原因,這自然就引起人們的疑惑,再加上當時關於他為人的傳說和評論頗多,就更容易引起人們的猜疑,於是各種不得好死的說法就產生了。

一是認為,被呂留良案中逃脫的呂四娘入宮刺死的。

傳說呂四娘是呂留良的女兒,有的說是呂留良之子進士呂葆中的女兒,在呂留良案中,她攜母及一仆逃出,誓為替父祖報仇,習學武藝,後來潛入宮中,殺掉了雍正。還有一種說法是,她的師父是一僧人,原為雍正劍客,後不樂為其所用,離去,培養了這位女徒。

這個說法是最廣為流傳的。1981年,考古工作者曾發掘雍正地宮,但是由於某種原因,就半途而廢了。可是社會上傳說棺材已經被打開,雍正有屍身而無頭。

二是認為,被宮女、太監在其熟睡時用繩縊死的。

三是認為,雍正求仙丹藥中毒而死。

清末民國初年就有人提出:“世宗之崩,相傳修煉餌丹所致,或出有因。”雍正年輕時即好佛、崇道。做了皇帝後,他求仙訪道、企求長生,更是為此忙得不亦樂乎。他不僅把道士請進宮內,待以上賓為他煉丹、服用,還希望自己住的皇宮能像有名望的佛寺、得道仙觀,包括周邊環境製成模型以利仿建,可見他對道家的長生成仙說已經到了幾乎癡迷的地步。

雍正求仙圖有一份史料上說,雍正賓天時“七孔流血”。七孔流血是嚴重中毒的反應,雍正長期服用道士所煉的“長生不老之藥”,這些丹藥中汞、鉛、朱砂等礦石含量較高,又都是經高溫燒煆而成,熱性很大。十三阿哥允祥去世後,為渴求長生不老,雍正加大劑量服用丹藥終致中毒,是情理中事。

乾隆還未正式登基前,已急忙傳諭驅逐宮中道士,可見雍正之死同道士有密切關係,因為乾隆深知丹毒之害,才會把驅逐宮中道士放在諸多國事之上立馬行之。

(2)曆史的真相

其實,以上這些說法都沒有道理。關於呂四娘刺殺雍正之說。雍正處置呂家,戮屍、斬首之外,呂留良孫輩均被發配邊遠地方為奴。乾隆時,呂家的後代有開麵鋪、藥鋪的,有行醫的,還有人成為捐納監生,被清政府發覺後,改發配黑龍江為奴,後住齊齊哈爾。呂氏後裔俱在,不過遭到嚴格管製,不能自由活動,當然更不能替祖上報仇了。

雍正的草書呂四娘主仆三人的逃出是不可能的,當時辦理此事的浙江總督李衛以擅長緝捕盜賊而著稱,他奉命兼管江蘇盜案,若呂留良後人果有逃出的,他自然有能力搜捕到案。再說他曾為呂家題過匾,呂案發生後雍正沒有責備他,他心懷畏懼,下死勁處理有關人員,完全不會讓主犯的子孫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