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日暮東陵——清東陵是如何被盜的(2 / 3)

孫殿英本是有來曆的人。崇禎十一年清兵繞道入長城,深入京都南,進攻高陽城。告老還鄉的明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孫承宗率家人及全城居民守城抗清,終因清兵勢眾,城破被俘。孫承宗誓不降清,清軍將這位70多歲的老人活活勒死,接著將孫家滿門老小和全城百姓屠殺幹淨。隻有孫承宗的第四子孫鎬的一支在城破時逃出一個保姆,帶出了個男嬰。這個男嬰後來在河南永城長大落腳,他就是孫殿英的祖輩。

孫殿英因出過天花而得外號“孫大麻子”,他幼時父親又被旗人殺害,生活貧苦。母親對他特別溺愛,使其從小養成了無法無天的習性;長大一點就天天混在賭場,以賭博為生,還練就了任何麻將牌他拿手一摸就知是什麼牌的絕活;後來又從事鴉片販運,並加入河南西部的民間組織廟會道,憑著過人的機靈逐漸混到廟會道的頭目。因肯下血本各方打點,他販運鴉片、製造毒品遠銷上海,獲利極豐。1922年,“秀才將軍”吳佩孚在洛陽時,嚴令緝捕孫殿英這個大毒販,他在洛陽不能立足,就逃往陝州。

他糾集了一批土匪、賭鬼、煙販等組成隊伍,稱雄一方。為謀取更大的勢力,孫殿英先後投奔過豫西鎮守使丁香玲、國民軍軍長葉荃等人,後又轉投“山東王”張宗昌,受到同是土匪出身的張宗昌賞識。

1926年春,張宗昌與李景林合力向國民軍反攻,孫殿英率部襲擊了國民軍第3軍所屬徐永昌部,為張宗昌立下了顯赫戰功,張宗昌即將孫部改編為直魯聯軍第35師,後又擴大編製,以孫殿英為軍長。當直魯聯軍在北伐軍打擊下節節敗退之際,善於見風使舵的孫殿英又投靠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總指揮的徐源泉,孫殿英任第12軍軍長。他變成了國民革命軍的軍官,率部在河北遵化一帶駐防。

1928年初夏,孫殿英率部駐紮薊縣馬伸橋,這裏與清東陵隻有一山之隔。孫殿英的隊伍是不屬國民黨正規軍的雜牌軍,非蔣介石“親生”,孫部糧餉被長期拖欠克扣,以致官兵半年無餉可發,軍心浮動,常有開小差的事情發生,若再不撥糧款,甚至有嘩變的危險。在這一嚴峻的形勢前,孫殿英愁斷了腸子,近在咫尺的大寶庫清東陵又怎麼能不進入他的視野呢?

於是,他找到上司、軍團總指揮徐源泉,向徐源泉屢屢催餉;徐源泉也沒有辦法,隻能說些空話拖延;孫殿英越催越緊,徐源泉不勝其煩。

終於,孫殿英攤牌,說糧餉久不發放,士兵已苦不堪言,有人建議掘開東陵,以陵內珍寶充軍餉渡過難關!徐源泉吃驚過後,也怦然心動,他知道如果真的這麼幹,這個孫大麻子就不用再向他催命一樣催餉,更重要的是,財寶肯定也少不了他的一份,於是就不置可否不表態。孫殿英知道他不反對,立即召集手下師長謀劃起來。

這樣,前文提到的馬福田、王紹義企圖盜寶,正好成為孫殿英進入東陵區的絕妙借口。他馬上命令手下師長譚溫江,以“剿匪”名義向馬福田發起進攻。兩方在馬蘭峪鎮展開激戰,馬福田被擊潰。隨即,孫殿英以搜索敵人、檢查武器為名,名正言順地開進陵區。

接著,他四處張貼十幾張告示,宣布為保護東陵安全,要在陵區舉行軍事演習,陵區將全行封閉。

在以“軍事演習”為名下,陵區嚴密封鎖,震驚國內外的炸陵盜寶開始了。陵區內那麼多座墓,他首先看中的當然是慈禧太後的定東陵,一是因為慈禧太後的窮奢極侈在王朝帝後中最為突出,其陵寢必然豪華萬狀;二是慈禧太後安葬時間很近,下藏情況民間還有線索,進入定東陵地宮比其他陵墓容易。

清東陵的地宮1928年7月4日,孫殿英首先挖掘慈禧的普陀峪定陵。工兵營在陵寢各處連續挖了兩天兩夜都找不到地宮入口。孫殿英派人把當地的地保找來。地保聽說是要為盜皇陵當“參謀”,頓時嚇得臉色蠟黃,但又惹不起這個軍長,隻好推說自己也從來不知地宮入口,此事老旗人也許知道。孫殿英感到有理,他立即派人找來五六個老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