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恰當的家庭音樂教育有利於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現代醫學、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研究證明,通過音樂教育,對孩子們的情操、性格的形成,乃至身體的成長都有積極的影響。此外,還可以促進腦細胞的成熟和發展,有益於智力發育。
3.家庭音樂教育是學校音樂教育的基礎和重要補充。良好的家庭音樂教育可可以熏陶音樂幼苗,培養音樂人才,為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學習音樂打下基礎。
當然,從音樂技藝傳授方麵來看,除了極少數音樂世家之外一般家庭的音樂教育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如師資、設備等)。因此,應將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麵的教育結合起來,才是音樂教育的正確途徑。
4.家庭音樂教育並具有啟蒙性和長期性的特點。
家庭音樂文化修養的差異和教育思想的不同,家庭音樂教育的效果反差很大。尋求最佳方式和手段將使教育效應增值。優化家庭音樂教育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根據實踐經驗,家庭音樂教育應該注意解決如下問題:
(1)明確音樂教育動機。作為家長應該明確對子女進行音樂教育是為了下一代的身心的健全發展和思想品格的完善,至於是否可以培育成未來的音樂家,則主要還要看子女的條件及今後的發展趨勢。如果不顧及子女的全麵素質的發展及年齡特征和條件,一味地把孩子當作“音樂神童”來要求,結果往往造成孩子厭惡音樂,走向家長美好願望的反麵。
(2)優化家庭的音樂環境。隨著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改善,電聲設備、廣播、電視等現代化的音樂視聽傳播媒介已進入每個家庭。從音樂教育的角度來看,應盡可能讓孩子多聽一些健康優美的音樂,特別是一些適合兒童欣賞的中外名曲。家庭購置樂器(如二胡、鋼琴),和家庭成員的歌唱與演奏也是家庭音樂環境的形式之一,家庭成員的音樂生活(演奏、演唱、欣賞等)對兒童音樂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3)合理的早期音樂教育。我們提倡早期音樂教育,但啟蒙音樂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應與幼兒生理、心理發展同步。聽聽音樂,唱唱兒歌要盡可能早一些,但讓幼兒學習樂譜和某些有難度的樂器,則應注意根據幼兒身心特點選擇適當教法。
(4)科學的教育方法。家長應該學習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麵的知識,將科學的教育方法應用於家庭音樂教育。例如根據子女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選擇練習曲目、根據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恰當地運用和發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時,善於吸收國外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
(5)合格的家庭教師。一般說來家長是當然的家庭教師,對幼兒影響極大、家長應提高自身的音樂水平和文化修養。同時要注意樂器演奏的規範性,有條件的家庭聘請有良好道德修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技藝的家庭音樂教師是一種理想的求師途徑。此外,將子女送至有良好師資和教學條件的音樂教育單位去定期上課,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然後再給的孩子耐心的輔導,走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的路,也是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