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1年5月初的一天傍晚,天色非常陰沉。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的台州府城內,死一樣的寂靜。街麵上家家店門緊閉,整個城市被大難即將臨頭的氣氛籠罩著。
突然,傳來了一個可怕的消息:“大批倭寇已經到達城外二裏的花街了!”這是幾個剛從花街逃回來的挑夫說的。頓時,城內百姓慌作一團,紛紛準備逃難。
中國百姓為什麼這麼害怕倭寇?倭寇是些什麼人呢?
倭寇就是從日本來的海盜。他們常常在每年東南風起的四五月間,順風駕駛船隻來到中國沿海進行搶掠。倭寇與一般海盜不同,他們是日本西南部一些封建諸侯和大寺院主武裝組織起來的。當時日本南北分裂,在內戰中失敗的那些潰兵敗將,還有一些無業浪人和商人,就是這支武裝盜寇的主要骨幹。他們的搶劫活動,早在14世紀的元朝末年、明朝初年就開始了。當時中國百姓把這種海盜叫作“倭寇”。
到了明朝中葉,中國沿海地區的倭患達到了高潮。倭寇竄到哪裏,哪裏就被洗劫一空;臨走時還放火燒屋,給百姓帶來極大的災難。老百姓是多麼盼望有朝一日能消滅這些倭寇啊!
當時鎮守在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一帶的將軍名叫戚繼光,得到倭寇又來侵擾台州府的消息,立即作了嚴密的部署,親自率領主力軍直趨台州。
大隊兵馬抵達城下,已是10日的中午了。官兵們來不及吃飯,就在戰鼓聲中向花街進擊。接近花街的時候,與敵人遇個正著。倭寇慣於使用重箭、長槍,以“一字陣”迎戰;戚軍前鋒就用火器迎頭痛擊。敵寇吃了虧,又分左右兩隊圍攻戚軍。這時戚軍突然旗鼓一變,主力、伏兵一齊殺出,並以嚴密而又靈活的隊形分段圍殲敵人。戰士們猛衝猛打,倭寇潰不成軍,大敗而逃。戚軍緊追不放,一口氣殺死敵人300多個,生擒倭寇頭目兩人,其餘倭寇全部淹死江中,戚軍繳獲長槍、弓矢等戰利品600多件,救出被擄男女5000多人。
當戚繼光高奏凱歌歸來的時候,炊事兵們還在燒飯。原來,花街之捷隻花了一頓飯工夫。特大喜訊傳遍了附近的海灣山角,台州府城內百姓人心大快。
倭寇雖然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但還沒有全部就殲。14日,另一支2000多人的倭寇又一次侵犯台州府城。這時,台州守軍隻有1500人。於是,戚繼光厚犒部下,激勵士氣,並對他們申明號令。他說:“以往作戰是以多勝少,這次作戰卻要以寡敵眾。因此,我要求你們做到三件事:一不要爭割敵人首級,二不要貪戀敵人輜重,三不要輕易殺害脅從。如果能打敗敵人,繳獲的一切戰利品全部賞賜大家;如果敵人還沒有打敗,卻爭著去奪財物的,一律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