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西班牙戲劇之父”維加(1 / 1)

洛貝·德·維加是文藝複興時期西班牙偉大的戲劇家,他一生寫了近2000個劇本,其創作數量之多,在文學史上非常罕見,所以被人們謄為“西班牙戲劇之父”。

1562年11月25日,維加誕生在西班牙的首都馬德裏。他祖上原是普通的農民。父親因為從事供應宮廷的繡金手工業,積了一些錢,家裏開始富裕起來;後來又和一個貴族女子結婚,得到了貴族的頭銜。

維加幼年時就表現出了敏慧的天資,5歲時已閱讀傳奇詩歌和拉丁文作品;10歲的時候,便開始創作和翻譯劇本。後來他做一位主教的隨從,寫了他的第一個三幕喜劇,這在當時非常新鮮,演出後大受觀眾歡迎。從此,他就大量寫作戲劇。在許多年間,街頭海報上經常看見他的名字,他的劇本幾乎天天在舞台上演出。

維加所創作的三幕喜劇,有著真實的情節、緊張的衝突、美妙的音樂和動人的舞蹈。在正戲開始之前,先說開場白,向觀眾介紹劇情,或者表演歌唱。在每一幕之間,穿插了一些與正戲無關的短劇或舞蹈;三幕戲結束後,再加上一段滑稽和舞蹈表演,才算演出結束。當時已有固定劇場,但它往往利用房舍的庭院或死胡同改建而成。舞台上有布景,但是沒有幕布;庭院兩邊的走廊或窗戶,就當作貴族的包廂,一般百姓則站在露天的庭院中心觀看。

1588年,維加參加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與英國作戰。結果“無敵艦隊”覆滅,維加在海上漂流了好幾個月,差一點兒葬身魚腹。可是,他在這種九死一生的驚險生涯中,還是沒有忘記創作,竟構思了一部長篇抒情詩!

維加才思敏捷,創作速度驚人。有一次,他跟一位著名的喜劇家合寫一部三幕喜劇。兩人商定:兩天之內每人寫一幕;第三天合寫第三幕,每人寫八頁。

兩天過去了,各人都寫好了一幕。第三天準備合寫第三幕。那位喜劇家自知在技巧上不如維加,所以想在速度上超過維加,於是半夜兩點鍾就起來寫,一直寫到中午11點,結束了他的八頁稿子。他以為自己這回贏定了。

喜劇家寫好後,便興衝衝地去找維加。見他悠閑地在撫弄一株橄欖樹,便笑著問道:“維加先生,您還有雅興玩樹,第三幕的進展如何呀?”

“哦,”維加若無其事地回答說,“今天我5點鍾開始工作,10點鍾寫完。我吃了些鹹肉,又寫了50行三韻句的信,還把花園澆了一遍水,真夠我累的。”

說罷,維加從身邊拿出了八頁稿子和一封信交給喜劇家。

“奇跡!真是奇跡!”喜劇家驚歎地說。他低下頭細看維加的稿子,更是敬佩不已。

維加的戲劇代表作,是寫於1612~1613年間的《羊泉村》。這是根據15世紀下半期西班牙發生的一次農民起義改編而成的一個曆史劇。

羊泉村是西班牙的一個小村子。這地方的騎士團經常為非作歹,汙辱婦女。有一次,一個團員又幹起了這種罪惡勾當,一位姑娘忍無可忍,用激烈的語言呼喚大家起來反抗。於是農民們聚集起來,殺死了那個壞蛋。後來,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羊泉村的居民,都拿起武器反抗壓迫者。

在15世紀初,西班牙國王為了削弱封建貴族,統一全國,曾經明確頒布過城市村鎮有權起義反抗領主的法令。那些無惡不作的騎士團團員,又曾參加過反對國王的鬥爭。可是在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國王還是下令拷問農民,要他們交出凶手。起義農民緊密團結,堅持不交出凶手,回答說:“這是羊泉村幹的!”最後國王不得不下令釋放被捕農民。

《羊泉村》是一部富有民主精神的偉大作品。維加的這個劇本,支持了農民們反抗封建壓迫、爭取自由權利的鬥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班牙人民還經常演出,用它來鼓舞人們的反法西斯鬥爭。

維加雖然寫了近2000個劇本,可是大部分沒有流傳下來。他42歲的時候,人們開始出版他的第一卷戲劇集。以後,陸續出了八卷。第九卷起,才由他親自監督編印,這時他已經55歲了,享年73歲。他死後,他的女婿又編印了五卷。這25卷戲劇集中,隻包括了維加的462種劇本和48種宗教短劇,其他1000多個劇本都沒能保留下來。

維加信奉宗教,晚年成了神父,甚至充當了宗教裁判所的成員。這說明,他雖然是當時的先進人物,但仍然沒有同封建的天主教傳統決裂。然而,他的作品畢竟反映了西班牙文藝複興的特征,表現了他對人文主義的向往,因而不愧為“西班牙戲劇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