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繪畫大師的遺作中,有一張十分引人注目的作品,這是畫在一張未付款欠帳單背麵上的速寫。作畫人和帳單上的名字係一個人。他就是17世紀中葉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荷蘭最傑出的畫家倫勃朗。在歐洲美術史上,他享有與達·芬奇同等重要的地位。倫勃朗是歐洲文藝複興晚期卓越的代表人物。
倫勃朗1606年7月15日出生在荷蘭萊登城,父親是一個磨坊主。倫勃朗從小就喜歡畫畫,他對繪畫簡直像著了魔。在他進行創作時,常常一連幾天呆在畫室裏,飲食也由親人送進去。作畫期間他從來不正經睡覺,每天隻在沙發上合衣躺臥幾個小時。隨著繪畫水平的不斷提高,倫勃朗又到阿姆斯特丹拜著名畫家拉斯特曼為師。
經過艱苦的努力,倫勃朗很快就成為阿姆斯特丹最有名氣的畫家了,求畫者絡繹不絕。人們稱讚他是作畫速度最快、技術最完美的畫家之一。他的天才就像尼亞加拉在瀑布一樣源源不絕,傾瀉而下。他每年訂畫高達五六十件,他儼然成了富翁。
倫勃朗尊重那些未出名經濟拮據的畫家,經常出資幫助他們。隻要他出來,就買許多作品回家,有時特意給窮畫家高價錢。
但時隔不久,一件作品便改變了他的命運。
1642年,阿姆斯特丹民警總部向倫勃朗訂購一幅炫耀戰績的集體肖像畫,民警們希望給每個人都留下一個光輝的形象。倫勃朗選擇了民兵連在中午離開軍械庫去城牆值勤時的情景,這樣他就有了顯示他處理光線和陰影的精湛技藝的機會。
作畫那一天,一群民警接到命令後正準備出發,氣氛十分緊張而嚴肅。中午的太陽高懸在天空,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燈一樣。他沒有讓每個人都得到同樣的亮度,而是把人物作了巧妙的安排。他把一兩個主要人物放在中心位置,處在明亮的強光之中;另一些人在門洞的遮蓋下,正在模糊的暗光中走動。這種主次分明、重點突出的構圖原則,正是倫勃朗繪畫的長處。
這張畫最終被保存下來,但已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因為畫幅太大,想掛這張畫的大廳容納不下,於是民警們就將畫的一部分剪去燒掉。這樣,整幅畫就失去了平衡。當時掛畫的大廳是靠燒泥炭的明火取暖的,泥炭的煙灰在畫上蓋了厚厚的一層。天長日久,整個畫麵變得十分灰暗,以致於18世紀的人認為這是一次夜間的行動。因此,他們給這幅描繪中午的畫起了一個名不副實的名字——《夜巡》。
事情到此並沒有完。倫勃朗對這幅畫匠心獨運的藝術處理,激怒了訂購者。那些一向很注重自己尊嚴的警官們一看到該畫,立刻火冒三丈。他們認為大家的錢一樣,為什麼有的人被畫到前麵,有些人卻被畫在後麵?有些人畫在明處,有此人卻畫在半明半暗處?有些人畫了全身,有些人隻是畫了側影?一些人對此憤憤不平,不僅拒絕付款,還向法院提出了控告。結果鬧得滿城風雨,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