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江正在講話:
“大家都知道,我是被村民們選上來的鄉長,上任還不到一個月,我從沒給會議作過總結。所以,就算是我這個鄉長和大家的一次心裏勾通吧!”
裴正環視著台下點點頭,不知是認可穀江的講話語氣,還是對台下人在打招呼。穀江接著說:
“幾天前我們鄉搞了一次‘三大’運動,聽說是因我而起,還上了報入了網,在全鄉沸反盈天,在全縣也產生了轟動效果,在全鄉百姓中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反響。欣慰啊!沒想到我穀江有這麼大的感召力!真是難得啊!為我穀江真是費盡心機,處心積慮啊!俗語說得好:越描越黑。在這裏我不想再多說一個字,不管後果好壞我都得承擔。因為,我是鄉長!自從我被選上鄉長的那時起,我沒有退路,也沒給自己留退路。”
穀江講到這抬頭望著台下。裴正愣愣地扭頭,把目光投向穀江,不禁眉心緊皺。戴旭驚詫地轉臉看著穀江。穀江神態垣然自若,一臉嚴肅接著說:
“剛才,裴書記的講話我非常讚成,但就全鄉工作我再講幾點補充意見。一是全麵落實縣領導指示精神,古陽山鄉政府要來一次脫胎換骨的轉變,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快的速度,發展經濟提高咱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徹底扭轉政府形象。這個徹底轉變的切入點就從鄉領導幹部開始,人人頭上有指標,這叫強行入軌。這樣做可能有些同誌有畏難情緒,或者說發點牢騷放點怨氣,可以理解但不支持,真的發牢騷放怨氣,就說明我們的幹部思想還沒有解放,觀念還沒有更新。一心謀發展,謀的就是“強迫入軌”,才能“領先一步,勝人一籌。我們平時不是總喊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嗎!那我們就應該是百姓的守夜人。真正成為鄉政府圍著百姓轉,百姓才能跟著我們走,我們才能帶領百姓走出貧窮奔向富裕,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到那時,百姓才能真正擁護我們。所以,我們要認真的扭轉形象,要著力加強生態建設,我所說的生態重點加強官場生態。其次是農業生態,牧業生態,林業生態和村民心生態建設……”
穀江語調嚴肅,言重九鼎。會場鴉雀無聲,人們的目光都聚焦在穀江身上:
“當然,這些工作首先要從鄉幹部隊伍做起,從換椅子,挪位子,變腦子,邁步子開始,讓我們的鄉幹部真正成為帶領農民想富敢富的領路人,根治農村落後麵貌的帶頭人,給農業支招的貼心人。換句話說,你敢當幹部,就要敢為村民們擋風險承擔責任,真正做到同頻共振,同舟共濟,相濡以沫。二是在村級建立優勢發展公司,在農產品優勢上動腦子,做文章,集各村優勢,建立工農園區,農產品生產園區等等,讓園區公司為農戶防風險承擔責任,實現農商、農工一體化。三是充分利用我們祖輩守望著的這片土地,我們這山,這水,這每寸土地,就是我們的最大資本,人們常說適者生存,我們要適應這片土地,利用這山這水,為我們造福,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民知識化,農村城市化,真正讓農村變新,讓農民過上好日子,富日子。到了那一天,我們才算是真正的中國新型農民,才配農民這個稱號。鄉裏要為各村搭建向外發展的市場空間和平台,讓我們古陽山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發生變化,走出恒蒿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共同奔小康。”
台下竟響起一片掌聲。
穀江望著台下微笑鼓掌,額頭汗珠滾動,招下手又講:
“同誌們,幾天前,我與裴書記去縣委縣政府彙報工作,縣領導非常重視咱們古陽山鄉,特意囑托我們,隻要能讓古陽山鄉富庶,隻要能讓村民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就全力支持我們。特別是江書記在去南方招商引資臨行前還再三叮囑我們,大膽地幹吧!有什麼困難就去找他。說實話,我沒當過鄉長,不知道該怎麼幹,聽了縣領導這一番話心裏熱乎乎的!隻要村民們認可的事,隻要對咱農村發展有利的事,我會一如既往不會回頭的。”
台下又響起熱烈掌聲。穀江挪開話筒接著說:
“我和裴書記去縣委彙報的書麵材料,我已要政府辦林主任以古陽山鄉今年一號文件下發給各位,具體各項指標都清楚的寫在上麵,請大家認真參閱並領會其精神實質。當然了,我也知道對落實這個一號文件會有一定難度和阻力。剛才我說過,我會一如既往不會回頭的。下麵請林主任把材料發給大家。”
裴正聽到這,不知所措的看看台下,林若平正組織發放材料,人們相互傳發翻閱材料。裴正收回目光狠狠在盯在穀江臉上,滿臉怒色想泄憤又不知從何當突破口。戴旭看看台下,慢慢轉臉注視裴正和穀江。一個欲發欲止;一個欲望欲求;一個在矚目會場;一個矚目會場人上的人;此時讓他想起一個成語典故: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戴旭隻是狡黠地一笑,微垂下頭。裴正一把拽過話筒,聲音有些顫抖:
“今天,散會!散會後,全體鄉黨政班子成員到我辦公室開會!”
裴正起身抓起公文包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