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二十分鍾就可走完的路程,肖玲卻慢慢騰騰地走了近一個小時,但她還是覺得這段路太短了。她希望這段路漫長而遙遠,好讓她一個人靜悄悄地走下去,永遠永遠地一個人走著。可是,路走完了,眼前就是自己的家,她就要向父母去說謊,去要錢。不,她覺得是要向父母去騙錢,多違心的謊呀,她可是長這麼大從沒說過謊的。
當肖玲將那個斟酌許久,覺得天衣無縫的謊言向父親訴說時,她的臉蛋羞得通紅,心跳明顯加快了。好在爸爸沒有去捉摸她的表情,自己的臉先已拉長了。躊躇了半天,爸爸還是安慰女兒,也像安慰自己似的說:“不要動搖你讀書的信念,辦法總是會想出來的。”說完,爸爸就出去了。肖玲想喊住爸爸讓他別去找了,可她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此時,她坐立不安,“說謊是要付出代價的,良心的譴責,永遠不得安寧。”肖玲自言自語著。嗨,這是怎樣一種生活啊!
飯已做熟好久了,可爸爸還沒有回來。就為了給女兒借回十五元錢,爸爸,已出去好長一段時間了。唉,爸爸。
爸爸是跑著走進家門的。“借到了,走了四五家,總算借夠了。”爸爸說這話時滿臉喜悅,快活得像個孩子。可肖玲的心,卻被深深地刺痛了。自責,苦惱,尊敬,懊悔,一齊向她襲來。多可敬的爸爸,多寒酸的家呀!
那個夜晚,肖玲失眠了,一夜之間,她好象長大了許多。夜靜悄悄的,眼望窗外,月明星稀。如何改變農村的貧窮,如何改變自家的窘況呢?她反複地思考著這個問題。當初她立定誌願,考上大學,用知識武裝頭腦,讓知識創造財富,改變農村的貧窮與落後。可現在,她的想法開始被現實改變著,家裏太窮了,根本不敢想象上大學的學費從哪裏來。改變貧窮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根本等不到她上完大學。
雖然說這幾年改革開放鄉村巨變,然而肖玲的家鄉仍然像一頭剛耕完地的乏牛,前進步伐仍是慢慢騰騰,時代列車的急速奔進並沒有帶動麻木熟睡的鄉裏人,時刻的顛簸振動隻給他們增添了一些不適。聽到南方某個鄉村跨進了小康,某個村子經濟大發展,農業大豐收,他們會瞪起懼怕的眼睛,之後還是老樣子。二牛抬杠的原始耕種習慣仍在熟練地操縱著淳厚樸實的鄉裏人,山鄉巨變的呐喊隻增加了他們一些精神負擔,機械化依然是個陌生的新名詞,見著就要嚇跑人。這一切導致的結果當然是仍然貧窮,這一切由貧窮引起,又重歸於貧窮。改變貧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靠的是知識,可學知識本身需要費用,而肖玲家已經負擔不起這個費用了。說謊讓肖玲的良心蒙受巨大譴責,而她更為痛苦的是爸爸東借西討,找錢的不容易。僅僅一本英文詞典的錢已讓父母左右為難,而上大學又何至於這麼點錢。
第二天,肖玲沒有去買她渴盼已久的英文詞典,她將這來之不易的十五元錢緊緊收起,借來了同學的一本英文詞典,開始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抄起來,每天的課外活動,別人都玩得不亦樂乎,而她則奮筆慨書,抄她的英文詞典,可每天下來依然快樂,依然充實,勞動自有其中的樂趣。抄一本詞典比買一本也許要費事的多,可她卻從中受益匪淺。一個月下來,她的手裏不僅有了一本手抄英文詞典,而且,詞典中的大部分內容在她心裏也有了數,這完全是在不影響學習的課餘取得的收獲!她為此而高興不已。半個學期,她過得忙碌而充實。
考試的時候,別的同學作的焦頭爛額,而她卻應付得靈活自如。這次考試大出所料,連肖玲自己也感到意外,她由全級第五名一躍而成了第一名,而且全科總成績竟高出第二名四十分。讓大家狼狽不堪的英語,她取得了九十八分的驚人成績,雖然說工夫不負有心人,但麵對這突如其來的驚喜,她還是有點兒受寵若驚,一下子轟動了校園的她,卻暗自哭了一個夜晚,說不出是高興還是悲傷。
放學了,別的同學興高采烈,有種說不完的輕鬆。而她,卻一遍又一遍地摸著口袋中揉得有些發皺的十五元錢。是的,那是父母親兩顆飽含辛酸的心,那是她實現心中蓄謀已久的願望的盤纏,她決心用這十五元錢來改變自己的窘況。
回到家,她沒有跟父母親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悅,而是早早地把自己關在了個人的房間裏,收拾好自己的假期作業和一些打算假期裏看的書,她便開始鋪開信紙,偷偷地按自己的計劃行動了。
爸爸媽媽,當你們看到這張寫滿辛酸的信紙時,你們的女兒也許已坐上了西去打工的列車,按自己的計劃開始了她第一次在外打工度假期的生活了。爸爸媽媽,請不要傷心,也不要責怪女兒的不辭而別。我知道,我要是告訴了你們,你們準不會同意女兒的想法。可是,女兒已經十五歲半了,自己是可以供給自己的時候了。相信您的女兒吧,四十天的假期,女兒一定能掙夠自己一學期的學費,你們就安心地讓女兒去吧。爸爸,您的頭上長滿了白發,臉上掛滿了皺紋,女兒最清楚,一個四十七歲的父親,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您已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女兒該為父親減一減重擔了。媽媽,在家裏時,我總是嫌您愛嘮嘮叨叨,可是,女兒這次出去,不是為了躲避您的嘮叨。其實,此時此刻,女兒倒很想聽您再嘮叨兩句,可媽媽呀,這四十天我是再聽不到您的嘮叨了。以前,總是你們囑咐我,冬天天氣冷,要多加幾件衣服,感冒了可就不得了啦。這次,就讓女兒把這句話說給你們吧。是的,天寒地凍的,爸爸又有關節炎,千萬別粗心大意,凍了腿,您晚上總是睡不著,我理解那份痛楚有多難熬。您一直隻關心著自己的女兒,可從來沒關心過自己。但是,您老了,身體很不健康,平時多關心下自己吧。
這一宿,肖玲沒合上眼,她熄了燈,試圖休息一會兒,可眼前全是爸爸的辛苦,媽媽的操勞,一切都隻能使她感動,一切都隻能使她流淚。時鍾已響起早晨六點的鈴聲,她咬咬牙,檫一下眼淚,開始穿衣服……
粗粗梳洗一下,然後將昨晚寫的信工工整整的放在書桌前用筆壓住。一切收拾停當,她熄了燈,將收拾好的書本拿上,悄悄地走了。
急駛的列車將帶她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裏去,那裏也許五光十色,色彩斑斕,也許死氣沉沉,灰暗一片。但自己的抉擇已不允許自己再考慮這些。她忍不住回頭,那熟悉的房舍不禁使她淚水潸潸,當早晨起來,媽媽發現自己的女兒不見了,焦急之中發現女兒留下的信,他們會怎麼樣呢,不敢想象。
爸媽,原諒女兒吧。我知道,我這一走,將會讓你們多麼擔心,多麼掛念,多麼焦急,但是,我渴望到外麵去,我渴望知道我會不會適應社會,適應獨立工作,獨立生活。是雄鷹,就該搏擊長空,如果是溫室裏的花朵,即使生活在父母營造的濃蔭底下,也還是會枯萎的。
肖玲檫幹淚水,登上了打工之路,顛簸了四五個小時,車子終於停了,大家都急匆匆地下車,隻有肖玲似有所思,慢慢騰騰地下車。人家都有明確的目的地可去,隻有她,現在頭腦內一片空白,去哪裏?哪裏是該去的地方?車站內十分嘈雜,茫茫人海,川流不息,可自己感覺到和走進茫茫大森林一樣舉目蒼茫,孤單無靠,束手無策,無所適從。呆望了一陣匆匆人流,她這才回過神,自己是來幹什麼來了?對,打工掙錢,去找一個適合自己做的事,靠力氣掙錢讀書。她堅定起信心,急匆匆地走出車站,去找自己能做的事。走在黑油油的馬路上,她腳步匆匆,可她究竟要去哪裏?她隻是這麼匆匆地走著,走在不知道去哪裏的路上。她給自己一個十分美好的假設,自己在這路上走著,突然有人來問她,願意到我們商店去當售貨員嗎,或者說,我們那兒急需一個臨時工,你願幹嗎,她想象著,當時她要用怎麼樣的表情,怎麼樣的語氣去跟人家說,她還想象著在工資上能不能討價還價,自己找到的究竟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該如何去適應這種新工作,新環境,如何處理好與周圍人的關係。她為自己編製了這樣美妙的夢而微笑。可驀然回首,她已走出車站好長一段路,,卻無人問津,她隻是在匆匆地走著。這麼走下去,走到哪兒才能找到打工的地方呢?看來,這麼走著,肯定是不會碰到工作的。對,必須自己主動去找活計,問人家懇求人家留下自己做一份事,不然,沒有人會給自己提供機會,機會隻能自己爭取,隻這麼在街上一路走著,沒有人會知道你要幹什麼,也不會有人問你要幹什麼。
對,自己要主動去找。主意一定,她開始注意路旁的高樓大廈,恩,前麵這家商店,可以進去問一問,需不需要找一個打工的,幫他們幹活。肖玲這般想著,可走近了,她卻又沒了信心,遲疑著,怎麼能問得出口呢?問出來人家拒絕了怎麼辦?猶豫之後,她又放棄了。繼續漫無目的地走著,去哪裏,到哪裏才能找到一份工作?隻要自己能扛下來,什麼苦差自己都願意幹,可是……找一份工作真是太難了。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太陽已經偏西,肚皮也在咕咕地叫了。“肖玲啊肖玲,你鼓起勇氣來吧,父母為你已經耗幹了畢生的心血,你應該自己努力爭口氣了,受一點委屈,,遭一回白臉有什麼,你總不能就這樣一直走下去吧?”
肖玲鼓足了勇氣,走進了一家商店的大門。可不一會兒,她就哭喪著臉出來了。此時,她已經無路可退了,就這樣失敗嗎?不行,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境況不允許你再放棄了。她又一次走向了另一扇敞開的大門……就這樣,她一扇門裏出來,又進另一扇門,可就是沒有人願意招用她,大部分是不缺人,然後的是或因她是學生,或因她是女的,或者是因為她太弱了,總之,她沒有一個機會。
生活啊,你象廣博的海洋,你似深沉的大山,你有慈母般的關愛,你有鮮花似的芬芳。可此時此刻,你為什麼是如此心胸狹窄呢?難道你忘了,這虔誠的女孩對你的熱切向往了嗎?她激情地讚美你,熱切地擁抱你,她願用最大的熱情留戀你,可她得到的是什麼?你仍鐵青著臉麵對她,你讓她何去何從,你讓她如何麵對這冷冰冰的世界?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