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農家樂旅遊大有可為(1 / 2)

代學明 胡永祥

近年來,隨著我國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農家樂旅遊作為一種新興的旅遊方式和產業形態,日漸從國內旅遊市場這個大舞台的邊緣走向了中心。在巨大的市場需求驅動下,農家樂旅遊的供給總量不斷增加,供給效率不斷提升,產業化程度不斷加深,已經成為我國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旅遊業的全麵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發揮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當前在全國上下“進一步擴大旅遊消費,促進旅遊發展”的新形勢下,充分認識農家樂旅遊的戰略性地位,有助於我們從戰略高度不斷推進農家樂旅遊新的發展。

地處三營鎮羊圈堡村的毛家台子,是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地理環境獨特,西有我區著名的旅遊勝地須彌山石窟,南有森林茂密、綠草茵茵的禪塔山森林區,寺口子河水從村北經過,流入清水河,彙入黃河。

2009年3月,固原市原州區委、區政府決定,依托須彌山旅遊資源的優勢,采取了政府投入,部門幫扶的辦法,在我們這裏建設農家樂,開展讓遊客“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的旅遊經營服務項目。這些服務項目主要有:回族特色小吃餐飲服務、農家小院住宿服務、手工藝品銷售、新舊農村村容村貌觀光以及參觀清真寺等,是廣大遊客朋友感受農家生活、品嚐地方美食、了解回族生活習慣與風俗的窗口。投資硬化建設了水泥路麵3.5公裏,村道巷道2公裏,為農戶全部安裝了自來水,新建了寨門、廣場、照壁,維修了古堡,對村容村貌進行了統一整治,總投資360萬元。目前,我們村已具備接待遊客的農家樂農戶有15家,於2009年5月2日開始接待遊客,一次性可安排遊客200餘人同時就餐。經過近半年的經營,該村農家樂接待已初具規模,生意興隆,戶均收入達到萬元。

隨著現代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擁有較好生態環境的農村和特色農業已成為發展旅遊業的重要載體,各種城郊休閑遊、鄉村遊、農家樂旅遊將農業和農村融入了現代旅遊大潮之中,農村作為一個現代旅遊目的地,接納著越來越多的旅遊者。所謂農家樂旅遊是以農民家庭為接待單位,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農村民俗文化及農民生活等資源,以農村體驗為特色的“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的鄉村旅遊活動,它將農耕文化與現代文明巧妙融合,旅遊六要素全部齊備,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的文化理念。

發展農家樂旅遊是新農村建設的支撐產業和重要模式。農家樂旅遊以農村為根,以農俗為魂,其魅力核心是農耕景象、農家習俗、淳樸的民風。而這些是城市與農村差異之處,然而正是由於這種差異和錯位形成了農家樂旅遊發展的原動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全麵小康的根本出路,許多農家樂旅遊的成功典型表明,大力發展農家樂旅遊,不僅可以有效開發利用農業資源,促進農村的產業升級和優化,擴大農村就業和拓展農民增收渠道,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而且有助於保護鄉土文化和曆史遺產,改善了村容和鄉風,促進了新農村民主建設,而旅遊活動與生俱來的社會文化性也促使農村挖掘地方文化,提高地方文明程度,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有力地促進農村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全麵發展。

發展農家樂旅遊有利於我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我國農村以種植業為主,第三產業比例小,農業經濟效益低。農家樂旅遊打破了第一、二、三產業的界限,它不僅直接對農業本身的發展起推動作用,還能帶動第二產業中的建築業、加工業和第三產業中的金融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促進我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