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蛾翅雖殘心向遠(1 / 1)

一個雨後清晨,我正憑窗遠眺著遠處那片因雨水的浸潤而愈顯蒼翠的槐林。忽然發現,有一隻飛蛾正默默地棲在窗台的角落一動不動。我知道它的生命已快走到了盡頭,不自禁地關注起這隻可憐的小生命來。可沒想到過了不大會兒,那隻蛾兒竟然動了起來!它緩慢地沿著紗窗上細小的絲格,努力地向上攀援著,似乎是在尋一個“突破”,再到外麵世界的精彩裏,展一展那一雙孱弱而又微殘的翅膀,再享受一回生命中飛翔的快感。

在那一瞬間,我的心一下子被那隻蛾兒抓住了。不知為什麼,突然想到了田毅老師。說實話,我和田老向未謀麵,更不用提什麼文情師誼了。熟悉他是因為經常在報上讀到他的文章,現一想,這樣一個老人,於夕陽向晚之際,仍執著於對文字的狂熱和迷戀,仍勤勤懇懇地筆耕不輟。本身這種精神就令人肅然起敬,更何況於我也是個同樣癡迷於紙田字海間的人呢!敬佩之餘,不覺間就把田老這種精神來作為對自己的鞭策,每當偷懶之際,總要用它來激勵自己,繼續埋頭於桌前燈下,一個字一個字地敲打著關乎人生的理解或夢想。

最近忽然從報上獲悉,田老不幸患了癌症,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惋惜和悲哀。為什麼生命總是吝嗇於那些熱愛生活、珍視生命的人呢?這幾年,因著讀書的緣故,我也著實對人生進行過認真的思索:人生為何,為何而生?如流星一樣短暫的生命裏我們到底在苦苦追求什麼?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其實,人往往因思索而痛苦著。我曾經還羨慕過(其實到現在也還在羨慕著)那些平凡而又忙碌著的碌碌眾生,他們對生活沒有太多的思考和要求,隻要日子日漸富足,隻要家人合美就能夠心滿意足地幸福一生。相對而言,我和田老大概都屬於那種骨子裏深埋著痛苦的那一類人吧!

然而,猶令我驚奇的是,現在仍能在報上不斷讀到田老的文章,就像窗紗上的那隻飛蛾,田老仍在頻頻向世界發出自己珍愛生命的聲音,文章依舊那麼樸實而平和,看不出絲毫的緊迫與倉皇。我想,對待疾病,田老也一定是如往常一樣的從容而淡泊吧。其實每一個生命,每一個存活於這世上的個體,在宇宙的海裏,在曆史的長河中,都不過如一粒沙,一顆塵埃那樣微不足道。它的出生或消逝除了自己的那一個小圈子能感受到歡快和痛苦之外,於這整個的宇宙、整段的曆史,我們每個個體又算得了什麼呢?而曆史告訴我們的卻恰恰彌足珍貴的是,這些微弱的塵埃一樣的生命個體,如果都在為自己的最愛、為著自己的理想而奮鬥,而歌唱,而飛翔到最後一刻,這些塵埃樣的生命最終將彙成曆史的湍流。

對著那隻已然爬升到窗紗頂頭的飛蛾,默想著田毅老師的事跡,冥思著自己對文字及生命的堅持和理解,我不禁再次肅然起敬於所有那些渴望飛翔與堅守的生命和思想。

謹以此文獻給素未謀麵的田毅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