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指北”牆體寬度→樓內外形狀→平麵結構圖→建築用料→公井和私井位置
“遊覽探究”各位朋友,我們將要參觀潮州境內被譽為“古、大、奇、美”的著名土樓——道韻樓,它有豐富又奇特的文化內涵,請大家邊參觀,邊探究下列幾個問題:
(1)土樓名“道韻”有何寓意?
(2)了解道韻樓的建造由來。
(3)道韻樓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
(4)道韻樓有哪四大特色?
(5)探討道韻樓的設計理念和實用功能。
(6)這座圍樓住的是使用什麼方言的居民?凡圍樓都能稱為客家土樓嗎?
“遊覽導航”概述道韻樓位於饒平縣三饒鎮南聯村,該樓用黃土夯築,呈八角形,按伏羲八卦布局,稱之為八卦樓。該樓始建於明弘治至正德年間(公元1488—1521年),曆經三代(一代平均按25~30年計算),於明萬曆丁亥年(公元1587年)建成,已有400多年曆史。它是潮州境內以黃土夯築的圍樓中年代最古老、規模最巨大、結構最奇特、保存最完美的土樓,也是迄今被發現的我國境內麵積最大的城堡式八卦形土樓,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八角形土樓,1998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秋成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升格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色道韻樓居住的村民是黃姓潮州人。祖先於元代或明初先後由閩遷徙入粵,定居饒平。他們初到閩粵交界的崇山峻嶺之間,搭草寮為居,單戶獨住,常遭兵匪之禍,又受虎狼傷害。為了生存,不得不從分散獨居的方式改為集聚居住,由此而產生了這種土牆高築的連層堡寨——土樓。道韻樓全盛時期居住黃氏族人達600餘口,相當於一個小村落(目前樓內仍有100多人居住)。一村一族聚居於一座堅固而又安全的土樓裏,有利於團結互助及生存的需要。而樓之所以叫“道韻”,據說黃氏祖先為開辟基業曾四處覓地,找來找去,最終覺得還是最初的地方好而返回舊地創業,故叫“倒運”。“倒運”是當地方言俗語,於是就找了秀才,想了個同音的文雅名字“道韻”,這就是道韻樓名字的由來。“道韻”與“倒運”,亦頗有一番禪機韻味。
道韻樓坐南朝北,呈八角形,仿八卦的形狀而建,曆經400多年的風雨侵蝕,樓內建築堅固如初,近年來國內外眾多建築專家前來考察時都為之驚歎。據說,當年道韻樓原本設計為圓寨,但不知為何屢建屢倒,後經高人指出,此處乃“蟹地”,唯有八卦造型才可以鎮住。說來也奇,黃氏祖先依照八卦造型構建後,順風順水,土樓終於得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