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列強分食(1 / 2)

甲午戰爭之後,東亞新秩序逐漸形成,日本終於“脫亞入歐”,中國則淪落到被瓜分的慘淡境地。因逼迫日本還遼有功,俄、法、德三國利用清朝政府之優待政策,打破英國之壟斷地位,逐漸擴大各自在中國的勢力範圍。

1897年12月26日,《舊金山日報》刊登的一篇題為《中國處於歐洲的槍炮之下》的文章道出了中國在當時麵臨的險境。文章引述美國俄亥俄州一家媒體的評論說,英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等歐洲列強已經將非洲分解,各取一塊。而這一切幾乎是悄無聲息地完成,這在世界曆史上從未有過。“中國現在就是魚肉。他們貪婪的眼睛正注視著它。爭奪才剛剛開始……每個強國都想切走天朝的一部分。除非在那裏的盜賊們手腳無力,否則,中國的瓦解將不可避免”。

在刊登這篇文章的版麵的中央,版麵編輯布置了一幅中國東部沿海地圖,麵積占整個版麵的三分之一,其上以各式點線標注了英、法、德、俄、葡等5個歐洲國家及日本所占勢力範圍。在地圖的右上方,編輯以三句話點出了“這個帝國的致命弱點”。

第一句話出自前文提到過的曾幫助曾國藩和李鴻章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英國人戈登。他說:“中華民族最大的弱點是政府中各式各樣、無處不在的腐敗。”

第二句話出自一位未透露姓名的中國領事。他說:“我們正努力盡全力用現代化來改造自己,使我們可以抵禦外國侵略者。但恐怕我們太遲了。如果列強堅持要瓜分中國,我們一定會屈從於這個無法避免的命運。”

第三句話出自一位未透露姓名的日本領事。他說:“我認為局勢很危險。列強必定會對瓜分中國感興趣。”

在另一篇文章中,這位日本領事痛斥中國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一直沉睡在孔子的臂彎裏”。他認為中國對儒學的態度過於僵化,並且說:“中國隻有認識到孔子已經死去、隻有他的道德教化應該存留於世時才可能覺醒”。

他還批判了中國盲目自大的政治和地理觀念:“中國人一直認為中國是地球的中央王國,所有其他國家僅僅是分布在大洋中的孤島,如果這些國家現在還沒有臣服,它們遲早有一天會向地球上的這個中央王國稱臣。最近的戰爭可能會讓中國人認識到,是時候研究一下地理了。地球不是平的,而是一個球體,中國隻是上麵的一小部分。”

美國《聖保羅環球報》刊登的一篇題為《瓜分中國》的文章發出感歎:

在羅馬帝國搖搖欲墜之時,歐洲人已經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偉大的王國,但它的麵貌是如此的神秘,它的實力是如此強大,以至於連凱撒大帝都不敢夢想去征服它。富有冒險精神的旅行家們也都消失在神秘東方的黑暗之中。偶爾會有語焉不詳的報告傳到歐洲,講述中華(Chunghwa)——花樣王國(The Flowery Kingdom)——的奇跡。那裏的國王們是天神的後代,那裏的文明有不少於5000年的曆史。

鴉片戰爭之後,發生了奇怪的變化。但是,直到大膽的小國日本在鴨綠江一役摘下戴在中國不為人知的麵容上的麵具,歐洲才知道這個東方大帝國到底有多麼虛弱。它已經作好了被列強瓜分的準備。

但是,盡管“瓜分中國”已經成了世紀末的一個尋常詞彙,但是,這個巨龍之國還沒有被分割。對東方領土垂涎三尺、滿腦子“勢力範圍”的歐洲卻莫名其妙地發現,一個國家不能隨隨便便地被切割,然後像分一塊一塊的餡餅似的傳來傳去。列強彼此嫉妒地注視著,沒有哪個國家敢采取行動,在此期間,中國自己則繼續其異教徒式的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