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海權:日本是好學生!(2 / 2)

這篇文章的作者認為,中國海軍應該主動出擊往仁川運兵的日本兵船,或在仁川或平壤入海口與日本海軍作戰,隻有這樣做才可能會對戰局有重大影響,而不應該忙於從鴨綠江運兵朝鮮,因為這隻是次級目標。值得一提的是,被擊沉的戰艦大都是在運兵或護衛運兵船的任務時遭到日本巡洋艦的突襲。

倫敦的《珀爾郵報》(The Pall Mail Gazette)也發表評論文章說,中國的海軍指揮官、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Admiral Ting)犯下的致命錯誤是,在尚未與敵方艦隊交戰並摧毀敵方艦隊之前就試圖從海路運兵。

9月21日發自紐約的一篇電訊援引美國海軍少將梅亞德(Rear-Admiral Meade)的話說:“日本海軍取得勝利我並不驚奇。在過去20年裏,日軍一直在研究戰爭藝術,而中國則隻是一味地造軍艦……中國人有很高的模仿能力,非常聰明,但是,他們的戰艦對他們來說並沒有用。他們就像是不知道如何使用工具的工人。”

中國陸軍的表現與海軍一樣糟糕。9月15日,黃海海戰的前兩天,中日陸軍打響了平壤戰役。9月16日發自漢城的一條電訊寫道:“今天早晨,在幾乎連續作戰24小時後,日軍對中國陸軍主力取得一場決定性的勝利,陣亡和被俘的中國士兵預計達1.6萬名。這個結果對戰爭的未來走向有著最為重要的影響。”

根據這條電訊,守衛平壤的中國士兵共有2萬名。日軍在中國軍隊的營房和壕溝斬獲大量武器、軍火、補給品以及數百麵軍旗。日軍的傷亡比中國軍隊少得多,隻有30名日軍士兵陣亡,受傷的隻有270人。

9月19日出版的《俄亥俄民主黨報》(The Ohio Democrat),將中國軍隊兵敗平壤稱為“李鴻章遭遇滑鐵盧”。

通過分析所收繳的中國陸軍的武器,日本人很快更新了自己的軍備。日本駐華盛頓大使館武官Myaoka在戰後接受美國媒體采訪的時候說,在平壤戰役之前,日本陸軍裝備的是舊式斯托裏步槍。在打平壤時,用的是單發步槍,“從斬獲的中國士兵用的武器上看,中國有極少數高級連發步槍,雖然他們的大批武器是原始的、無用的。於是,日本開始用最新式的連發步槍重新武裝所有士兵……這種槍模仿法國樣式,口徑為0.32或0.31,結構特別簡單。這種簡單符合戰爭的要求。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發現,士兵們,尤其是那些新兵,不能操作複雜的槍支。因此,複雜的槍支會降低其效用”。

這名日本武官說,李鴻章的部隊裝備精良、訓練良好,但是其他部隊則使用弓箭、矛槍和過時的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