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啟動原廠保護程序(3 / 3)

胸腺分左右兩對,呈長扁條狀,位於胸腔內上縱膈的前部,上達胸腔上口。出生後兩年內是胸腺的快速生長期,兩歲時重達10-15g,青春期可重達25-40g,是一生中的巔峰期。可惜20歲以後便開始逐漸退化,到了45歲開始萎縮,由脂肪組織取而代之。

胸腺既是內分泌係統的一員,同時又是一個淋巴免疫器官,但兩者的功能卻相合一章。用它網狀上皮細胞所分泌的胸腺素,能促進淋巴細胞的生長和成熟。它的興衰直接關係到機體的防禦能力,把意念點放在這也就理所應當了。胸腺多接受一些維護,晚一天萎縮,我們也就多一天平安。

6.下丹田原來是一對

如果說上丹田和中丹田指的是某個器官,那麼下丹田可就不好理解了。大家都在猜來猜去,女性還能聯想到胞宮,可男性的那個位置除了膀胱和回腸什麼都找不到,很難想象這麼重要的先天真元,怎麼也不能混得無家可歸吧。要不然這元氣根本就不是能存起來的東西,而是隨用隨生,生而即用的能量,那麼又是誰創造了元氣呢?

離肚臍最近的內分泌器官有三個,胰腺、卵巢和腎上腺,胰腺的官階太小,卵巢又不具備共性,唯有這對腎上腺,論本事,論資曆都堪當此任。

腎上腺位於左右兩腎的內上方,兩腺體合重約12g,在腎上腺呈半月形,右腎上腺呈三角形。單從形狀上,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陰陽”。你會經常聽到有人在說“腎陰虛,腎陽虛”,每個髒腑都有陰陽,而腎的陰陽對於我們的意義卻極其特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整個機體的陰陽。

腎本身的功能是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最多的物質水和鈉、鉀、鈣、磷、鎂等無機鹽。還有體內酸性、堿性物質的陰陽平衡,而這些平衡功能背後的指揮權就掌握在腎上腺的手中,占腎上腺80%-90%的皮質,一共三層細胞分泌出鹽皮質和糖皮質兩種激素。對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水鹽代謝,對血細胞平衡,血壓平衡,維持消化係統的消化功能和中樞神經係統的正常功能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再與髓質所分泌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兩種激素相互配合,在劇烈活動、創傷、寒冷、恐懼、失血、感染、中毒、缺氧、饑餓、疼痛、精神緊張時,一個產生應激反應,增加人體對有害刺激的耐受力,一個產生應急反應,有利於機體隨時調節各種生理功能,以適應環境的急驟變化。如果說腎是“做強之宮”,那麼這個“強”字應該指的就是腎上腺。

縱觀上、中、下三個丹田,這才意外地發現它們同屬內分泌係統一脈相承。第一級由下丘腦和腦垂體組成,第二級由腎上腺、甲狀腺組成,第三級則是由胸腺、胰島以及分布在各個髒腑以及皮膚內的內分泌細胞組成。三級內分泌係統與神經係統密切配合,共同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相對平衡,所以說個個都是丹田重地,個個都是兵家的必爭之所,這裏也包括那條頑皮的舌頭。

7.舌頭——人體的風向標

我們用舌頭來調動氣血已經由來已久,舌尖一頂上牙堂,到底能不能變成超人,我不知道,但是讓氣血上行,順督脈升陽,行肝膽之氣由任脈滋陰已是不爭的事實。12對腦神經中就有五對涉及到舌頭,舌在固有肌和舌外肌的控製下靈活地運動,有感受味覺,攪拌食物,協助吞咽和發音的功能。其前2/3稱為舌體,後1/3稱為舌根。迷走神經的分支,喉上神經的內支就分布在舌根上,而迷走神經的前後主幹則分布於肝、脾、胰、腎和胃,以及結腸左曲以上的腸管、頸心支布於心肌,牽動舌根影響到五髒六腑,舌也就被稱之為“心之苗”。

舌背的粘膜表麵有許多小突起,叫舌**,能感受味覺和觸覺。**淺層的上皮細胞不斷角化脫落,與食物殘渣及細菌等混合在一起,附於粘膜表麵,便形成了舌苔。當髒腑的熱量升高時,舌苔就會在第一時間裏變厚、增生以示安危。經常吼上兩嗓子會釋放出一些積聚的電荷,但一定不能說太多的話,那會消耗掉過多的真氣,讓自己看起來很憔悴。

舌既能接收五味入六腑,也同樣能輸出五味示五髒。《本草》記載:舌苦是膽熱,甘是脾熱,酸是濕熱,澀是風熱,辛是燥熱,鹹是脾濕,淡是胃虛,麻是血虛,生苔是脾熱閉,出血是心火鬱,腫脹是心脾火毒,瘡裂是上焦熱,木強是風痰濕熱,短縮是風熱,舌出數寸有傷寒、產後、中毒、大驚數種,口糜是膀胱移熱於小腸,口臭是胃火食鬱,喉腥是肺火痰滯。

看來舌頭還真是身體的風向標,經常翹起你的舌頭吧,讓氣血也舞動起來,別忘了先準備好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