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又有多少男子漢一怒為紅顏?為了爭奪配偶,雄性之間的較量從未停歇。雖然殺人早已被定義成最大惡事,可在戰場上則稱殺人者為英雄。任何人都無權在本能麵前品頭論足,因為這就是我們活著的原因。
設計者破天荒地將140億個細胞集中在一個生命體上的確是一種冒險,這些精力充沛的腦細胞不可能讓人象一頭豬一樣循規蹈矩地活著。我們不但要生存,而且要舒舒服服地躺在五星級大酒店的總統大床上休息;我們不但要繁衍,而且還要在生殖功能的基礎上去尋求更多的快感,因為我們有的是能量需要去釋放。當有一天,你突然覺得自己的能量好象已經所剩無幾,就又會想起那筆沉年舊帳——我為什麼活著?
“為什麼活著”是DNA要做的事。"該怎麼活著"才是我們自己應該思考的問題。
曾經看過一檔電視節目,主持人在茫茫人海中做隨機采訪,請問什麼是幸福?
這個問題好象不是很難,但的確很複雜,回答起來都不是很痛快。從形形色色的答案中不難看出幸福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概念:有把事業有成當做幸福的,有把擁有財富定義成幸福的,也有把合家團聚、身體健康界定為幸福的等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實際上什麼樣的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我們開始嚐試著探討幸福的時候,就已經離開了本能正朝著智慧出發。
5.幸福等於財富,財富卻望塵莫及
幸福地活著,恐怕是每個人藏在心底的夢想,更確切點應該說是壓在心底的夢想。詩人紀伯倫說過,我們可能是因為已經走得太遠,以致於忘記了出發時的方向。
有個人想把一幅畫掛到牆上,他就去找錘子來釘釘子,可找到了錘子以後,卻發現錘子的手柄斷掉了,於是他又去找鋸子來做錘柄,可鋸齒已經失去了鋒利,還得找銼刀來磨鋸。這麼一來二去的找下去到最後誰還能記得當初想幹什麼來著。主次不清必然就會舍本而逐末,幸福夢想被本能的欲望越壓越死,幸福也就離我們越來越遠。
每一個人來到人世間的時候,上帝都要把一粒幸福種子遞到他的手中,所以寶寶們一出生手都是握得緊緊的,生怕把幸福遺失。當然已經有很多人種出了屬於自己的幸福之樹,茂盛至極碩果累累。而當我們一站到了這些樹下,就會立刻被那些耀眼的果實所吸引,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承載這些果實的粗壯枝杆和發達的根係,羨慕催生了我們去立即品嚐果實的欲望和衝動,而毅然丟棄了暫時看來還什麼都不是的小樹苗,失去的卻是一棵真正屬於自己的參天幸福大樹。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我們雖然擁有了夢想中的財富和事業,可就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的真正原因所在。
看來財富和幸福好象不能夠同日而論,甚至有點不共戴天的意思,其實並不盡然。財富本身就是我們自身所釋放的能量,是生存本能的價值體現,雖說“名者皆虛、利者感人”,可“名利無咎,逐之非罪,過乃人也”。我們對名利的追求一旦超出了自身的實際需求,也就破壞了母體與細胞之間的平衡關係。
給一個人一筆巨額遺產,在某種意義上,也就相當於給了一個細胞一大塊脂肪。你變成了富翁,身體上也同樣多出來了一顆脂肪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