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媽媽這麼囉嗦?
為什麼我爸爸這麼霸道?
為什麼他們總是把我看成小孩?
我不要他們肉麻兮兮的關心!
高考的事情,我能處理好!
同學們,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觸:為了讓我們安心地參加高考,父母竭盡所能為我們做好一切事情,不讓我們洗衣服,打掃衛生,參加勞動;學習的時候,為我們端牛奶,衝咖啡;睡覺的時候為我們蓋好被子。總之,父母總是在想方設法地為我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可是我們真的需要這樣被裹起來嗎?
讀一讀
在作家劉墉的《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飛翔——在生命中追尋的愛》這本書中同樣探討了這樣的情形:
記得小時候,我們夫妻常帶兒子去看電影,一家人拉著手,有說有笑,真是段快樂的時光。可是,當他上了中學,同樣去看電影,他不是遠遠走在前麵,就是故意走在後麵。有時候過街,他媽媽拉他,他居然把手掙脫,一個人走開。在大庭廣眾之下,真讓父母難堪。
有一天我問他:“你為什麼躲著我們,一塊兒走不好嗎?一塊兒走丟你臉嗎?你老爸老媽真那麼老那麼醜,不配跟你走在一起嗎?”
你猜他怎麼回答?他居然想都沒想:“當然讓我丟臉,這麼大了,還跟爸爸媽媽看電影,還讓媽媽拉著,丟死人了!別的男同學,早帶女朋友看電影了。如果讓他們看見,我還去不去學校?”
愛的困惑
天下幾乎沒有不愛子女的父母,隻是不知道如何去愛。
每個人都有自我中心的一麵,按照自己的評判標準,是非觀念來衡量別人。我們雖然也會不時地關心別人,但是要做到感同身受卻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父母習慣了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為子女考慮,習慣於孩子小時候那樣把一切都安排好,甚至為子女設計好將來的人生,隻要孩子朝著這個方向走就行了。可是,我們作為孩子似乎總是“不領情”,總是抱怨父母不給我們自由,不信任他們,不理解他們,給了我們太多的束縛。父母則總是不知道我們為什麼不願跟他們說話,不要他們管,不滿意他們的關心。啊……問題出在哪裏?
“孩子真難伺候,什麼活不讓他幹還不滿意!到底要怎麼樣啊?”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煩惱。
“我該如何才能讓父母別再那樣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大家一籌莫展。
問題在於:父母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不知道如何去愛孩子。
問題還在於:我們隻是一味抱怨,卻不知道如何讓父母意識到他們錯了。
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你很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話你就說話嘛,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呢,雖然你很有誠意地看著我,可是你還是要跟我說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嗎?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難道你真的想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