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誠之心,晶瑩剔透,不含任何雜質。它是一種高尚的性格特征。
生活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缺乏坦誠,他便不能做到坦率處事,誠懇待人。在與人交往中,缺乏坦誠的人,像一個戴著假麵具的過客,周旋於人們之間,激不起真情,獲取不了友誼,心與心之間就像橫亙著的邁不過的沙漠。
隻有襟懷坦蕩,沒有私心雜念,才能做到坦誠。
由衷地讚美他人,誠心接受他人讚美
發現他人的優點,並給予真誠的讚美,會使被讚美者心情愉快,而作為你自己,從中也會感到快樂和幸福。
大文豪馬克·吐溫曾經大發感慨地說:“靠一句美好的讚揚,我可以活上兩個月。”
是的,我們都希望受到重視,希望得到肯定。這是人類心靈深處根深蒂固熱切希望的渴求,而讚美正是滿足這種渴求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真實的讚美不是吹捧,它是發自內心的認可和欽佩。一個誠實的人,在讚美別人的時候,非常有針對性和分寸。他知道哪些應該讚美,哪些應該反對。真誠的讚美,猶如和煦的陽光,照在人們的心靈上,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足以改變人的一生。
給予和接受讚美是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的必要條件之一,它能滿足個體的需要,增進人際交流,表現人與人之間的接納、信任和關心。
首先,為什麼給予讚美是重要的?
1.別人非常樂於聽到關於你對他們的感受,尤其是真誠而積極的表述和反饋。
2.表示讚美會加深和加強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3.當人們被讚美時,很少有人會感到不適或理所當然。
4.隻表述批評性的感受或為自己的權利爭執到底,將無益於早先建立在相互接納和讚賞基礎上的關係進一步深化和融洽。
5.如果一個人有能力注意到他人身上的積極品質並能對那人表達自己的讚賞之情,那麼他應該為自己有這樣的能力而自豪。
6.受到鼓勵的行為會增加它的出現頻率,若想讓一個好行為多出現,就應該及時給予讚賞和鼓勵。
其次,為什麼接受讚美也是重要的?
1.接受讚美是提醒自己保持所有的積極品質或行為的途徑之一。
2.不接受讚美是懷疑別人積極意願和否定別人判斷力的表現。比如:如果我每次讚美小明的發型的時候,小明都用這樣的回答否定我的讚美:“不,我看上去太可怕了,”或者“這是老一套了”。那麼,我可能會認為他要麼不同意我的評價,要麼不願意別人評價他的打扮。最後,我便會停止對他的讚美,因為我給的反饋似乎沒有得到接受或認同。
3.接受讚美能顯示自己的信心,表現出對別人和自己的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