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想交朋友,我有妙招(1 / 2)

坦誠

要想交到真正的朋友,我們要拿一顆真誠的心與人相處。

革命前輩謝覺哉說:“敞開心扉給人看”。就是叫我們要坦誠。

讀一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年近70歲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反擊法西斯動員的講稿時,激動得像小孩一樣,哭得涕淚橫流。他的這一演講,動人心魄,極大地鼓舞了英國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

曾經打敗過拿破侖的庫圖佐夫,在給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說:“你問我靠什麼魅力凝結著社交界如雲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實、真情和真誠。”可以毫無疑問地說,真實、真情和真誠的態度,是成功的法寶。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他給後人留下的寶貴遺產是:真心處事,坦誠待人。

在有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之後,蘇格拉底不幸被雅典奴隸主民主派政府逮捕入獄,並宣布了死刑。臨行前,守監獄的士兵問蘇格拉底還有什麼話要交待,蘇格拉底想了想,說:“我還欠鄰居家一隻雞,那是幾年前借人家的,當時由於手頭緊,沒有及時付錢給他們,後來就一直拖了下來。請您轉告我的家人,讓他們務必代我償還。”

守監獄的士兵沒有想到這個偉大的哲學家臨死前的遺言竟是如此一件小事。於是,又問蘇格拉底:“你還有別的大事沒有?”

蘇格拉底說:“沒有了,就這一件大事,它關係到我的為人。”

聽了蘇格拉底的語言,守監獄的士兵忍不住掉下了眼淚。這件事也就作為反映蘇格拉底真誠美德的佳話流傳下來。

坦誠,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不吐虛言,敢講真話。對於自己的缺點丁是丁,卯是卯,不怕公之於眾,而且敢於改正;對於他人的不足,也毫不忌諱,直言相告。

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盧梭,一生做過不少有悖於良心的醜事。他偷搶過別人的錢財,調戲過婦女;有一次在一個伯爵家幫傭,偷了一條花色小絲帶,當主人追問時,情急間竟信口將罪責賴在誠實善良的廚房小女傭瑪麗亞的身上,使她無辜被解雇了。這些醜聞使他坐立不安,經常陷入愧疚、悔恨和痛苦的深淵。但到晚年他終於衝破了顧慮、擔憂和怯懦的困擾,寫成了著名的《懺悔錄》一書,坦誠地將自己的過錯公之於世。

坦誠不是智慧。但是有許多憑智慧千方百計得不到的東西,坦誠卻輕而易舉地就得到了。

坦誠需要勇敢。唐代魏征便敢於直言唐太宗的過失;三國時期的徐厚也曾當麵批評過呂岱的差錯,留下了諍友的美名。

古希臘悲劇作家福克勒斯曾說:“在人的語言中,唯有真話具有最大的力量。”

講真話,不回避自己的短處,敢於直言他人的過失,能夠使人胸懷坦白,光明磊落;不講實話,則可能像放羊的孩子因為撒謊而失去眾人的信任,最終被狼吃掉一樣,被社會所拋棄,被美德所拋棄,被真誠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