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對這些食物說“不”(3 / 3)

皂苷和植物凝集素這兩種有毒物質都不耐熱,隻要充分加熱,就會被分解。所以,我們在烹調時一定將豆角焯透、炒熟後再食用,這樣就可以避免食物中毒。

鮮黃花菜為什麼不能吃

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叫秋水仙堿的化學成分,這種成分對人體本是無害的,但是它在人體內被氧化後,會迅速生成一種叫二秋水仙堿的物質,這種物質對人的消化及泌尿係統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食物中毒,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因此,食用黃花菜一定要注意烹調方式,以便去除毒素。而將鮮黃花菜蒸煮後晾幹而成的幹製品,其毒性基本消除,泡發後可以安全食用。

炒鮮黃花菜前先用開水焯燙,然後再把它放於冷水中浸泡2小時(中間換一次水),即可烹調食用。因為秋水仙堿易溶於水,浸泡可將大部分秋水仙堿除去。

用鮮黃花菜做湯時,湯水要寬,湯燒開後還應再煮15分鍾左右,使之燒熟燒透。另外,高溫也可破壞秋水仙堿。

實踐指導

美味營養的金花炒牛肉

材料:幹黃花菜70克,嫩牛肉125克,胡蘿卜50克。

調料:鹽、味精、澱粉各少許,蠔油5克,蒜蓉6克,雞蛋清1個,香油3克。

做法:

1.幹黃花菜用溫水浸泡好洗淨;嫩牛肉洗淨切成條,打入雞蛋清,加入澱粉拌勻。

2.鍋上火倒油燒熱,下入嫩牛肉條炒散至熟,控淨油。

3.鍋留油,蒜蓉爆香,下入黃花菜煸炒,烹入蠔油,下入嫩牛肉條,調入鹽、味精炒至熟,淋香油即可。

特點:這道菜清爽可口、色澤豔麗,葷素搭配合理,營養非常豐富。

健康食味:烹調加工有講究

指南提要

烹調加工過程是保證食物衛生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煎、炸、烤等烹調方法如使用不當容易產生有害物質,應盡量少用。

專家深度解讀

蔬菜,能生吃不妨生吃

加熱烹調蔬菜會破壞其中的營養物質,降低其營養價值。蔬菜經過油炒,特別是綠葉菜,所含的維生素C被大量破壞,且會吸附過多油脂,人食用後會相應攝入過多的能量。因此,應該盡量用燉、煮、涼拌的方法代替油炒來烹調蔬菜。

蔬菜生吃,不會破壞所含的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所以,凡能生吃的蔬菜,如黃瓜、生菜、青椒、蘿卜等,提倡洗淨後直接生吃或加調料涼拌。番茄既可生吃,也可熟吃(生吃能充分獲得其中的維生素C;加熱炒食或做湯,有利於人體吸收其中的番茄紅素,這種物質具有抗癌、抗氧化、減少心血管病等多種保健功能)。

當然,有的蔬菜更適合加熱食用,比如胡蘿卜就應該加熱後吃。因為加熱油炒或與肉同吃時,其中富含的胡蘿卜素的吸收率為80%~90%,而生吃隻有10%左右。

為盡可能地減少營養素損失,加熱烹調應宜采取“先洗後切、急火快炒、開湯下菜、炒好即食”的方法。

動物性食物不宜生吃

肉類食物生吃不但營養成分不容易吸收,也存在食物中毒的危險。比如,未煮熟的畜肉可能帶有寄生蟲或細菌等致病微生物,人吃後容易導致食物中毒。所以,肉、禽、魚、奶等動物性食物必須充分加熱,使其熟透,避免外熟裏生。

有些人認為生雞蛋和剛擠出的牛奶未經任何處理、汙染,含有最“純正原始”的營養成分,因此常常不加熱直接食用。其實這種習慣是非常不利健康的,因為雞蛋、牛奶在生產、運輸、儲藏等過程中均有可能受到汙染,如果不經過加熱滅菌,其中的有害物質無法被去除,直接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另外,雞蛋、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不經加熱,其吸收利用率也很低,會造成食物營養的浪費。

一般高脂高蛋白的食品最好不要用煎、炸、烤等烹調方法,這不僅會破壞食物中較多的維生素,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和脂肪高溫變性,可能生成苯並芘、雜環胺等致癌物質。

實踐指導

注意食物烹調前期準備

在烹調食物前,一定要注意洗手。病從口入,隻有在準備飯菜前事先消除一些潛在的危險因素,才能讓我們放心地吃、吃得放心。當然,廚房環境和餐具的衛生也很重要。餐具、炊具在使用前最好徹底洗淨;擦拭餐具的抹布也應該經常蒸煮消毒;洗菜盆、刀、砧板、盛放菜的碗盤等一定要生熟食物分開,避免交叉使用,導致二次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