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吃對三餐和零食,享受幸福每一天(3 / 3)

實踐指導

晚餐宜多吃這些食物

晚餐應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糙米、全麥食物,這類食物既能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還能增加飽腹感,又能促進腸胃蠕動;蔬菜仍然應該是晚餐的重頭戲,各種各樣的蔬菜不但提供人體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的多種植物功能成分還有很好的養生保健功效;另外,1杯酸奶讓你美麗又強壯。

回家就餐是最溫馨的健康選擇

指南提要

在外就餐時,脂類的攝入比在家就餐時增加,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比例降低。在外就餐頻率越高,身體脂肪含量越高。在外就餐引起的飲食模式變化是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增加的因素之一。

專家深度解讀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人們在外就餐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而它帶來的危害值得大家關注。

經常在外就餐,會增加脂肪和鹽的攝入

調查顯示,在外就餐時,脂類的攝入比在家就餐時增加,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比例下降。為了吸引消費者,飯店烹製的菜肴中過油和煎炸的食品多,一般都較為油膩。另外,在餐館吃飯,通常比較豐盛,七盤八碟,就餐者很難抵製住美味的誘惑,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得過多過飽,甚至暴飲暴食。因此,在餐館就餐的頻率越高,攝取的脂肪也越多,容易導致肥胖、高脂血症。

除此之外,飯店裏的菜肴為了“口感好、色澤好”,鹽、糖、味精等各式調味料的用量偏大,這種味重的飲食也對健康不利。特別是鹽、味精、醬油的用量一大,會使人攝入過多的鈉,增加高血壓發生的風險。即使是飯店提供的價格較低的盒飯,也往往油大味重,不注重營養搭配。

因此,經常在外就餐是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增加的因素之一。而回家就餐才是健康飲食的首選。

學會科學地在外就餐

經常在外就餐者,為了避免出現上述的健康隱患,應該做好“排查工作”。

1.良好、衛生的就餐環境很重要 一個飯店,如果連起碼的衛生都保證不了,它所提供的飯菜可想而知。

2.學會點菜 點菜時要注意葷素搭配,不能一味的大魚大肉,更不能為了擺排場、講麵子大點特點,過多的菜不但容易使人多吃,也是一種浪費。選擇蒸、燉、煮等方法烹調的菜肴要比煎炸食品更營養更健康。

3.進食飲酒要適量 特別是吃自助餐時,人們很容易持著“不吃白不吃”“不多吃點對不起自己,吃不回來”的心態而吃過量。不要忘了,可樂、鮮橙汁、啤酒的能量可不低呀。

實踐指導

營造愉快的就餐環境

通常喧鬧、髒亂、嘈雜的就餐環境,會影響食欲以及食物的消化吸收,對健康不利;而幽雅、安靜、溫馨的氣氛可以促進食欲,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好心情決定了良好的就餐環境。愉快的心情,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把憤怒、憂愁、悲傷帶到餐桌上,會影響食欲,對健康極其不利。因此,為了身體的健康,應該讓就餐在一種愉快的氣氛中進行。

此外,現在所說的良好的就餐環境已不單純是幹淨衛生,還體現在環境的美化上。色調和諧的餐具、柔和淡雅的燈光,都會給人舒適的感覺,有利於增進食欲。

享受生活從合理選擇零食開始

指南提要

零食作為一日三餐之外的食物,可以補充機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素。但是,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和營養素不如正餐全麵、均,所以吃零食的量不宜過多。

專家深度解讀

吃點零食,也是種享受

零食是指非正餐時間吃的食物,大致可以分為:蜜餞類、果汁類、膨化類、乳製品類、糕餅類、甜糖類等。

“零食也是人們攝取營養的一個來源,並不等於是垃圾食品。”適當吃點零食,既是一種生活享受,又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營養素,何樂而不為?

堅果類可以說是最適合作為零食的食物。核桃、杏仁、鬆子、花生、榛子、腰果、葵花子等堅果,除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外,還含有大量維生素E、鉀、不飽和脂肪酸,適量食用,有助於維持心髒健康和大腦功能。兒童由於胃容量小,一次吃進去的食物數量有限,在兩餐間吃點花生、核桃,能提供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促進大腦發育;老年人體質虛弱,每天適量吃些堅果,不但能滿足口腹之需,還能補充鈣、鋅等礦物質,起到預防老年性癡呆、骨質疏鬆的作用。然而,堅果類含有較高的能量,多吃會導致肥胖。

請切記:零食提供的能量和營養素終究不如早午晚三次正餐那樣全麵、均,因此,零食應該吃,但忌超量。

吃對零食,為健康加分

1.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及正餐的攝入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零食

如你體型偏胖或血糖較高,那麼含糖或含脂肪較多的食品應盡量少吃或不吃;如果你覺得今天沒怎麼吃蔬菜,那麼可以選擇蔬菜汁、水果罐頭等作為零食。一般來說,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如水果、奶製品、堅果等更適合作零食,而奶油蛋糕、冰淇淋、膨化食品、炸薯片等高糖、高脂食品,則不宜作為零食。

2.吃零食的時間和食量也要細思量

一般在兩餐之間可以適量吃點零食,這樣不但能補充一定的能量,還能通過進食這一行為緩解疲勞和壓力,使身心放鬆。我國南方地區有喝下午茶的習慣,這其實就是通過零食來改善體力和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睡前2小時就不要再吃什麼了,以免加重消化係統的負擔。吃零食,要以不影響正餐的食欲和食量為基準,不能因為吃零食而使正餐的食量減少或幹脆省去。一般,零食提供的能量不應超過全天總能量的5%。

實踐指導

吃完零食要漱口

蛋糕、冰淇淋、糖果等甜食吃多了,容易形成牙菌斑,形成齲齒。有研究顯示,兒童吃甜食的頻率與齲齒的發生概率呈正相關,甜食吃得越多,越容易發生齲齒。此外,一些質地堅硬的食物,如榛子、瓜子、鬆子等,經常大量食用會磨損牙齒,形成“瓜子牙”。因此,吃完零食後一定要記得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