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食用低脂奶類食品,如脫脂牛奶、酸奶,可以幫助抑製體重增加,對女性尤其見效。美國有研究發現,低脂奶類食品所含的鈣,能大大減低脂肪細胞的生長。而且,吃低脂奶類食品,除了能保持體重外,還可以預防骨質疏鬆、高血壓和結腸癌。
低脂奶讓心血管更健康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至少攝入1次低脂牛奶或奶製品的人與正常人相比,其心髒病相關性腎功能削弱的危險可降低37%。此外,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維生素D和鎂,對心髒十分有益。每天飲用4杯低脂奶製品的人,能夠降低心髒病的發生率。
高血壓的發生與血鈉、血鈣比例是否均有關。當一個人的血鈉過高、血鈣過低時,其血壓就會明顯上升。因此攝入含鈣較多的食物,有助於維持血壓穩定。最有效、最常用的補鈣食品莫過於奶及奶製品。高血壓患者多喝低脂或脫脂牛奶,以及多吃些奶製品,對降低血壓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實踐指導
巧做脫脂奶果羹
原料:牛奶、水果丁、藕粉各適量。
做法:
1.將牛奶煮開後晾涼,放在冰箱內8~12小時。
2.去掉上邊的脂肪層,這樣可減少牛奶中80%的脂肪。
3.在脫脂奶中加入水果丁,與衝開的藕粉混勻,即成美味脫脂奶果羹。
特點:脫脂奶果羹,不僅口味好,而且可促進消化。
揚長避短的酸奶飲品
指南提要
酸奶是經鮮奶發酵而成的奶製品,易於人體消化吸收,適合於乳糖不耐受者、消化不良者、老年人和兒童食用。
專家深度解讀
酸奶——含有益生菌的健康乳品
酸奶是在牛乳中加入乳酸菌發酵後得到的產品,它不但保留了牛奶的營養價值,而且還在某些方麵揚長避短,成為更適合大眾食用的營養保健品。
發酵使牛奶中的乳糖、蛋白質被分解為半乳糖、乳酸、小的肽鏈和氨基酸等更易吸收的小分子,從而提高這些營養素的利用率。
有些酸奶中添加有雙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這些都是有益於人體健康的腸道益生菌,它們是腸道的清道夫,能促進體內消化酶的分泌和腸道蠕動,清除腸道垃圾,抑製腐敗菌的繁殖。
酸奶比牛奶更受歡迎的原因
1.營養學家發現,酸奶中含有一種功能因子,能有效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對防治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作用。
2.鮮奶經發酵後,其中豐富的鈣保持不變,但所產生的乳酸可有效地提高鈣、磷等礦物質在人體的利用率,所以酸奶中的鈣、磷等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這對預防骨質疏鬆有很好的功效。
3.牛奶中的乳酸菌可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它還能幫助人體合成B族維生素、葉酸等營養物質,對乳糖不耐受者、年老體弱者十分有益。
4.酸奶中高活性礦物質鈣、鎂等有助於保護牙齒、健康骨骼,並減少皮膚中色素的形成,可預防或淡化黃褐斑、雀斑等色斑。長期飲用酸奶可使皮膚白嫩,富有彈性和光澤,因此備受女性青睞。
酸奶不是乳飲料
嚴格地說,“酸奶”和“乳飲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配料上,酸奶是用純牛奶發酵製成的,本質上屬於牛奶的範疇,其蛋白質含量不低於2.9%;而“乳飲料”隻含1/3鮮牛奶,配以水、甜味劑、果味劑,其蛋白質含量不到1%。因此乳飲料的營養價值與酸奶不可相提並論。
酸奶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鮮牛奶中的“招牌營養”,還含有乳酸菌發酵產生的大量活性物質,而且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與之相比,乳飲料就望塵莫及了,它不但奶味較淡,其中的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含量也很少。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種由奶粉、糖、有機酸、香料等加工配製而成的“乳酸奶”,其實並不具備酸奶的保健作用。
實踐指導
飲用酸奶“三要三不要”
三要
1.要鑒別品種: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種由牛奶或奶粉添加各種有機酸和防腐劑等加工配製而成的乳酸奶,這種乳酸奶並不具備酸奶的保健作用,購買時要仔細識別。
2.要掌握飲用時機:適合乳酸菌生長的pH值通常大於5,空腹狀態下,胃液pH值較低,如飲酸奶,乳酸菌易被殺死,達不到應有的保健功效;而飯後胃液被稀釋,pH值通常為3~5,此時喝酸奶同樣效果不佳。
3.飲後要及時漱口:酸奶裏的乳酸菌,易與唾液中的黏蛋白和食物殘屑混合在一起,粘附在牙齒上,造成牙釉質脫鈣、溶解,形成齲齒。因此飲用酸奶後要及時漱口,以防發生齲齒。
三不要
1.不要加熱:乳酸菌經加熱或開水稀釋時,會大量死亡,不僅特有的風味消失,營養價值也損失殆盡。
2.不要與某些藥物同服:氯黴素、紅黴素、磺胺類藥物等藥物,可殺死或破壞酸奶中的乳酸菌,因此酸奶切勿與這些藥物同服。
3.不要給嬰兒喂食:嬰兒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全,酸奶中的乳酸菌可能會破壞嬰兒正常的腸道環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
現擠的鮮奶不能喝
指南提要
剛擠出來的牛奶未經消毒,含有很多細菌,包括致病菌,所以未經消毒直接引用是危險的。飲用牛奶最簡單的消毒方法是加熱煮沸。
專家深度解讀
剛擠出來的牛奶未經消毒,含有很多細菌,直接引用很危險。牛奶經過消毒後,其營養價值基本保留,食用消毒後的牛奶更安全。
一半奶牛患有乳腺炎
有研究指出,我國奶牛患隱性乳腺炎的比例為46%~80%。盡管隱性乳腺炎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奶牛的產奶量明顯下降;而有臨床表現的奶牛會出現發燒、化膿感染等症狀,奶中則出現絮狀物、膿液、病原菌等。飲用這樣的未經加熱消毒的牛奶,其危險性顯而易見。
牛奶的抗生素殘留
目前,我國治療奶牛乳腺炎用得最普遍的藥物是青黴素、鏈黴素等抗生素。按照行業規定,為了防止藥物殘留,用藥後一般會有5~7天的休藥期,這期間產的奶是要廢棄的,但誰敢保證這些奶不會混入流通渠道呢?
人如果飲用了殘留有抗生素的牛奶,原本就對某些抗生素過敏的人很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而對一般人群來說,人體長期微量接觸這些藥物,會對細菌產生耐藥性;還有些藥物有較強的毒副作用,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
實踐指導
家庭常用的鮮奶消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