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項目八 薄層色譜技術(1 / 2)

一、實訓目標

(1)學會薄層色譜法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熟悉薄層色譜法在中藥實訓中的應用。

二、實訓原理

將供試品溶液與適宜的對照物分別點樣於薄層板上,經展開、檢視所得色譜,計算供試品溶液斑點與對照品溶液斑點的比移值,然後進行比較,或用比移值來說明主斑點或雜質斑點的位置。薄層色譜法主要用於藥品的鑒別或雜質檢查。

三、主要儀器及試劑

1.薄層板

(1)自製薄層板除另有規定外,玻板要求光滑、平整,洗淨後不附水珠,晾幹。最常用的固定相有矽膠G、矽膠GF254、矽膠H和矽膠HF254,其次有矽藻土、矽藻土G、氧化鋁、氧化鋁G、微晶纖維素、微晶纖維素F254等。其顆粒大小,一般要求直徑為5~40μm。

薄層塗布,一般可分無黏合劑和含黏合劑兩種。前者係將固定相直接塗布於玻板上,後者係在固定相中加入一定量的黏合劑,一般常用10%~15%煆石膏(CaSO4·2H2O在140℃加熱4h),混勻後加水適量使用,或用0.2%~0.5%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取羧甲基纖維素鈉適量,加水適量,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適量,調成糊狀,均勻塗布於玻板上。使用塗布器應能使固定相在玻板上塗成一層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勻薄層。

(2)市售薄層板分普通薄層板和高效薄層板,如矽膠薄層板、矽膠GF254薄層板、聚酰胺薄膜和鋁基片薄層板等。

2.點樣器

有手動、半自動或自動點樣器,一般采用微量注射器或定量毛細管。

3.展開容器

應使用適合薄層板大小的專用薄層色譜展開缸,並有嚴密的蓋子,底部應平整光滑,或有雙槽。

4.顯色劑

按各品種項下規定,可采用噴霧顯色、浸漬顯色或置碘蒸氣中顯色,檢出斑點。

5.顯色裝置

噴霧顯色可使用玻璃噴霧瓶或專用噴霧器,要求用壓縮氣體使顯色劑呈均勻細霧狀噴出;浸漬顯色可用專用玻璃器皿或適宜的玻璃缸代替;碘氣熏碘顯色可用雙槽玻璃缸或適宜大小的幹燥器代替。

6.檢視裝置

檢視裝置為裝有可見光、短波紫外光(254nm)、長波紫外光(365nm)光源及相應濾光片的暗箱,可附加攝像設備供拍攝色譜圖用,暗箱內光源應有足夠的光照度。也可用薄層色譜掃描儀直接檢視。

四、實訓內容與步驟

1.薄層板製備

(1)自製薄層板除另有規定外,將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缽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勻,去除表麵的氣泡後,倒入塗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穩地移動塗布器進行塗布(層厚為0.2~0.3mm),取下塗好薄層的玻板,置水平台上於室溫下晾幹後,在110℃活化30min,即置有幹燥劑的幹燥箱中備用。使用前檢查其均勻度(可通過透射光和反射光檢視),表麵應均勻、平整、光滑、無麻點、無氣泡、無破損及汙染。

(2)市售薄層板臨用前一般應在110℃活化30min。聚酰胺薄膜不需活化。鋁基片薄層板可根據需要剪裁,但須注意剪裁後的層板底邊的矽膠層不得有破損,如在儲放期間被空氣中雜質汙染,使用前可用適宜的溶劑在展開容器中上行展開預洗,110℃活化後,放在幹燥器中備用。

2.點樣

除另有規定外,在潔淨幹燥的環境下,用點樣器點樣於薄層板上,一般為圓點,應能使點樣位置正確、集中。點樣基線距底邊2.0cm(高效薄層板一般為0.8~1.0cm),點樣直徑為2~4mm(高效薄層板一般不大於2mm),點間距離可視斑點擴散情況以不影響檢出為宜,一般為1.0~2.0cm(高效薄層板一般不少於0.5cm)。點樣時必須注意勿損傷薄層板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