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3 / 3)

楊介人整天守著他,又是煎藥,又是端飯,還一個勁地安慰他說:“大怒氣逆傷肝,憂慮過度傷心。傷肝必傷食,傷心必傷誌……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必過分焦躁憂傷。自古真正的英雄豪傑多能做到勝不驕,敗不餒。隻要忌躁消怒,開闊心胸,很快就會氣疏神安,恢複健康……”在弟兄們的忠懇勸慰和精心服侍下,韓欲明的心情一天天好起來了,盡管身子還支持不住,但已經開始操勞了。

為使天門大會能在桃園裏溝的山上山下長期立腳,並逐步把玉峽關一帶建成堅固的“大本營”,韓欲明首先命人仿照原先的石刻“神印”刻製了“天門大會”和“香壇弟兄”兩枚山梨木印章,以便行文之用。同時把聚集在菩薩岩下全力防敵的三千多人的會隊做了新的調整,分別駐防由馬春漢部署的險隘要地:韓欲德分隊補足一千人,由文團師高堆才輔助,扼守菩薩岩西南穀口的“蛇圪廊”。韓欲林分隊損失較小,全員不動,分別駐守菩薩岩南麵黃崖底村的北山頭和彙泉村半山腰。韓欲國分隊也損失不大,維持現狀,駐守菩薩岩北邊斷崖上的大連、梯頭兩個小莊。其餘跟隨而來的鄉間會徒統由韓欲明和馬春漢直接掌握,駐守菩薩岩總壇。並規定了各種聯絡信號,一旦有事,各方一齊策應,全力拚死守山。其次,韓欲明又派出三路人馬,分頭前往各地聯絡:頭一路,由最善於從斷崖峭壁間尋覓途徑的路欲啟帶十名弟兄到小莊修女院去,一是暫把小崩仔以孤兒名義拜托給那裏的老修女撫養。二是叫韓欲鳳等五名學醫的女會徒迅速進山聽用。三是打探韓欲凰等散失的弟兄姐妹們的下落,招聚他們進山。第二路,由楊介人帶十名弟兄,先沿魯班壑、圪尖寨一溜山崖北下涉縣合漳村,請馮貴德速將大批槍支彈藥運進山來,同時再派十名造槍師傅來此幫助開設槍炮廠。然後西折南返,到山西平順縣的龍王鎮和壺關縣的猴山凹,向黃鼬和李官全通報總壇的危難處境,請他們速將煤炭、鐵錠、布匹、火香、黃表紙等物資運送下來,接濟總壇複興。同時要和他們具體議定好新的聯絡方式,搞好三省會隊大聯防。第三路,選調二十名機靈會徒,設法潛下山去,打探各地香壇受難情形,傳令各壇弟兄迅速端掉神位,轉向秘密活動。

韓欲明把這些部署完畢之後,又命人把菩薩岩背後斷崖上四方堖村的壇主常老茂招來,命他立即把北莊、西莊、朝殿溝等村的青壯會徒串聚起來,整修了懸崖峭壁間幾處岩洞,並開辟了銜接各洞之間的通道。一來為開槍炮廠之用,二來以防菩薩岩萬一失守後,總壇退守那裏。

或許是懾於險惡的山勢吧?龐軍雖然駐紮在溝外的桃園、白楊凹、河岩等大小村莊,把通向溝裏的所有路口都封鎖了,但至今尚未起兵攻山;隻是每天有小股官兵爬在菩薩岩東南的斷崖上,向溝裏喊話,用以動搖天門大會的軍心。

山腰間傳來“嗨!嗨!”的號子聲和鐵器的撞擊聲,那是弟兄們在修築棲身的窩棚和防禦工事。山崖邊不時傳來不堪入耳的咒罵和稀落的槍聲,那是弟兄們在向喊話的龐軍對罵、射擊。韓欲明每當聽得這些聲音,心中就會得到莫大的慰藉,就會湧起一股振奮的熱浪——多好的弟兄們啊——他們不畏強暴,不受誘惑,前仆後繼,忠勇無比。他們寧願拋卻家中老小,也要跟著自己吃苦受罪,流血獻身。有這樣生死與共的幾千弟兄,又有楊傑臣、馬瑞這樣精明強幹的共產黨人做軍師,何懼龐軍攻山,何愁天門大會不能複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