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把陝西紅色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中
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是指為滿足社會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利,向公眾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運行管理機製係統的總稱。黨的十七大將“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基本建立”作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講話強調,要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按照體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加大投人力度,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①抓住國家加緊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曆史機遇,將陝西紅色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中,為此,應從以下方麵著手:
加強陝西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和陝西紅色文化建設的政策保障。近幾年,陝西省委、省政府將文化建設作為建設西部強省的主要內容之一加以強調,製定、出台了一係列支持、鼓勵文化發展的重要政策措施,為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撐。但是,陝西目前還沒有就陝西紅色文化建設製定專門的政策法規,這既不利於陝西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也不利於陝西的文化生態建設。因此,把紅色文化建設融入陝西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中,確立陝西紅色文化建設的政策、製度保障,對於陝西實現變文化資源大省為文化強省,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把紅色文化教育融人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體係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中,紅色文化教育與民眾生活實踐相結合,使人們在生活實踐中感受到紅色文化的精神價值。省內各種文化機構如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群藝館、影劇院等應當發揮直接麵向群眾的優勢,為群眾提供陝西豐富的紅色文化產品,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紅色文化藝術活動,為群眾提供寓教於樂的各類文化服務。如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和紅岩革命紀念館在重慶市40個區縣都建立了紅岩文化室,由區縣提供場所,紀念館提供《不朽紅岩》展覽、紅岩書刊音像資料和各種設備,讓更多的人走進紅岩、感受紅岩、學習紅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陝西各基層單位、各社區組織可以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積極開展各種道德實踐活動和群眾性創建活動,如開展社區紅歌大賽、紅色故事大家講等公益性文化活動,把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滲透到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充分發揮紅色景點麵向大眾的公益性功能,利用節假日組織紅色參觀、紅色旅遊、體驗紅軍生活等活動,使人們在休閑度假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從而升華精神境界。
3.搶占網絡主陣地
在信息社會,網絡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網絡生活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網絡文化己成為影響人們思想、價值觀念的一個重要方麵。截止2009年6月30日,中國網民規模達到3.3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5.5%,青少年網民在總體網民中占比62.8%。當前,利用網絡的便利條件,設立陝西紅色文化資源網站,開發設計既有時代特點,又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紅色資源軟件,構建紅色文化資源網絡文化,這既有利於增強紅色文化的吸引力,又有利於提高紅色文化精神教育的實效性,是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與時俱進的一種創新。
當前,陝西紅色文化網絡資源缺乏,陝西還沒有建立自己的紅色文化資源網站,陝西紅色文化資源散見於不同的網站,不係統,不完整,也常見內容上的差錯;省內的幾家革命曆史紀念館都沒有建立自己的網上紀念館,有的甚至沒有建立自己的網站。陝西省應大力開發和整合紅色文化教育資源並把它搬到網上,發揮網絡圖文並茂所具有的生動性和形象性的特點,把思想性、先進性與知識性、趣味性融於網站的建設,采取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形式,使人們全麵了解陝西紅色文化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也可以提高陝西紅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陝西紅色旅遊業的發展。
4.積極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
陝西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的優質載體,各級各類學校應把紅色文化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納人教學體係中,製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積極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