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組織,其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一切為了人民利益,體現群眾的意願,為群眾謀利益,而且要把這種群眾觀點轉化為自己的工作路線和工作方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遍布陝西的紅色文化資源,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愛國為民的忠誠精神。
劉誌丹、謝子長、習仲勳等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多次受到黨內“左”傾錯誤的幹擾,他們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正確路線,被“左”傾錯誤的執行者批評為犯了“流寇主義”、“稍山主義”的錯誤;劉誌丹、謝子長、習仲勳等多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處理,謝子長曾被錯誤地開除了黨籍;劉誌丹是中國工農紅軍陝甘遊擊隊的創建人,但在陝甘遊擊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後,劉誌丹被排擠出了領導層之外;1935年劉誌丹被黨內“左”傾錯誤路線的執行者逮捕,張秀山、髙朗亭、朱子休、黃子文、張文華、劉漢武等都被誣蔑為右派反革命,加以逮捕,習仲勳、張策、馬文瑞、劉景範、張仲良、黃羅斌、楊森、王聚德等一大批領導幹部也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起來,受到了殘酷的人身迫害,並且麵臨著被挖坑活埋的危險,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心生怨恨,而是相忍為黨,顧全大局,表現出對黨和人民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精神。
陝西紅色文化中愛國為民的忠誠精神還表現在延安時期,我們黨鮮明地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形成了明確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及其完備的理論形態。1944年9月,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中指出: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還強調:“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誌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①1939年12月,毛澤東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號召大家要學好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對技術精益求精,做好本職工作,像白求恩那樣,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在《論聯合政府》中,毛澤東又鮮明地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的標誌,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係,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毛澤東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無論走到哪裏,都時刻關心人民疾苦,悉心傾聽人民的呼聲,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盡力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在毛澤東的言傳身教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中國共產黨人自覺踐行的行為準則。
在陝南蘇區,由於蘇區各級黨組織堅持不懈地對廣大黨員和幹部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由於蘇區廣大黨員、幹部傳承了中華民族曆來勤勞樸素、克己奉公釀德,自覺地保持了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和共產黨人的先鋒模範作用;同時,由屍蘇區持續不斷地開展反腐肅貪鬥爭,並且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監督機製,所以,蘇區廣大黨員幹部盡管掌握著蘇維埃政權各方麵的權力,但是,他們沒有高居於人民群眾之上作威作福,濫用職權牟取私利,而是與群眾艱苦與共,患難相依,赤誠地為廣大人民謀利益。
5.團結奮鬥的合作精神
在西北根據地建立的過程中,陝甘邊特委領導的紅二十六軍、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同陝北特委領導的紅二十七軍、陝北革命根據地互相幫助、互相支援、親如兄弟、情同手足。特別是謝子長同誌和劉誌丹同誌不論就革命情誼或個人關係都是親密無間的。沒有以劉誌丹為領導的陝甘邊根據地和以謝子長為領導的陝北根據地的廣大共產黨員在革命鬥爭中不計名利得失的真誠合作和互相幫助,就沒有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
紅四軍入陝後,陝西省黨組織也給予積極的支持,1932年11月21日,中共陝西省委發表《為歡迎紅四方麵軍來陝宣言》,號召工人罷工,給紅軍送槍械;士兵嘩變;農民武裝起來,打白軍,剿民團,抗租、抗捐;知識分子罷課、罷教,歡迎紅四方麵軍。12月1日,中共陝西省軍委發布《歡迎紅四方麵軍來陝士兵鬥爭綱領》和《為歡迎紅四方麵軍告士兵警察書》。號召國民黨駐陝士兵和警察行動起來,“反對開往前線去進攻紅軍丨”“舉行革命兵變投人紅軍丨”“鬥爭起來歡迎紅四方麵軍與廿六軍!”“反對克扣軍餉,反對拖欠軍餉,立即發清欠餉,要求改善待遇,拒絕執行反動上級的命令”。在中共陝西省委的領導下,紅四軍所到地方的黨組織給紅四軍的戰鬥以積極的支持,發動群眾,有力地配合了紅四軍在陝南的鬥爭。
中共陝南特委和紅二十九軍積極配合紅四方麵軍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陝南蘇區。1932年12月,紅四方麵軍進人漢中地區後,中共陝南特委和各級黨組織發動人民群眾大力進行接應工作,當向導,送茶飯,抬擔架,護傷員,補充給養,輸送物資,動員群眾參軍,保證了紅軍順利過境。在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中共陝南特委原在鎮巴、西鄉、南鄭、勉縣、寧強等縣的組織和力量,為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陝南蘇區做出了貢獻。在紅四方麵軍和楊虎城十七路軍進行談判,達成以“互不侵犯,共同反蔣”為中心內容的秘密協議過程中,中共陝南特委給了多方麵的配合和協助。紅四方麵軍和十七路軍達成秘密協議後,中共陝南特委和十七路軍中的黨組織,以南鄭為起點,先後建立起三條通往川北蘇區的紅色交通線,把一大批物資和糧食,特別是軍事情報,通過紅色交通線送往紅四方麵軍;同時,還護送一批領導幹部和革命青年到川北參加革命鬥爭。